陆放翁是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词与散文成就亦高,宋人刘克庄谓其词“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有手定《剑南诗稿》85卷,收诗9000余首。又有《渭南文集》50卷、《老学庵笔记》10卷及《南唐书》等。书法遒劲奔放,存世墨迹有《苦寒帖》等。
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陆游的高祖陆轸是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官至尚书右丞,所著《春秋后传》《尔雅新义》等是陆氏家学的重要要典籍。陆游的父亲陆宰,通诗文、有节操,北宋末年出仕,南渡后,因主张抗金受主和派排挤,遂居家不仕;陆游的母亲唐氏是北宋宰相唐介的孙女,亦出身名门。
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十七日,陆宰奉诏入朝,由水路进京,于淮河舟上喜得第三子,取名陆游。同年冬,金兵南下,并于靖康二年(1127年)攻破汴京(今开封),北宋灭亡(靖康之耻),陆宰携家眷逃回老家山阴。

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渡江南侵,宋高宗率臣僚南逃,陆宰改奔东阳,家境才开始逐步安定下来,时陆游年仅四岁。
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成长在偏安的南宋,民族的矛盾、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散文
作品集:《老学庵笔记》、《渭南文集》、《南唐书》
代表作品:《静镇堂记》、《铜壶阁记》、《书渭桥事》、《烟艇记》、《书巢记》、《论学二王书》、《家世旧闻》、《斋居纪事》、《放翁家训》、《高宗圣政草》、《感知录》、《清尊录》、《绪训》、《陆氏续集验方》、《入蜀记》、《祭雷池神文》
诗歌
作品集:《剑南诗稿》、《放翁逸稿》
代表作品:《关山月》、《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游山西村》、《临安春雨初霁》、《黄州》、《冬夜读书示子聿》、《书愤》、《示儿》、《诉衷情》、《枕上作》、《梅花绝句》、《金错刀行》、《病起书怀》、《沈园二首》、《黄氏冲和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秋思》、《夜泊水村》、《庵中晚思》、《剑门道中遇微雨》、《观大散关图有感》、《赠洞微山人》
书法
代表作品:《怀成都诗卷》、《怀成都十韵诗卷》、《致仲躬侍郎尺牍》、《桐江帖》、《长夏帖》、《北齐校书图跋》、《尊眷帖》、《秋清帖》、《诗境》、《苦寒帖》、《上问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