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东:一面永不褪色的红旗(长征参加地主革命工作)

罗东(1888年—1974年),罗冲村宁山屯人。
1929年6月他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1934年,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解放战争胜利后,他回到玉林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曾是玉林县第一批赴京领奖的全国劳动模范。

罗冲村革命历史展厅展出罗东的大幅照片和生平介绍。

81岁的何桂英老人在罗东故居讲述罗东的故事

罗东:一面永不褪色的红旗(长征参加地主革命工作)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家乡人民记住了他的俭朴

在罗冲村革命历史展厅前面的导视图中,一颗五角星分外醒目,上面写着“老红军罗东故居”。

罗东的故居位于罗冲村西北角。
这是一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最常见的“三间式”泥砖屋,如今已没人居住,但保存得还算完好。
据同行的罗冲村返乡顾问团团长陈桂春介绍,这座泥砖屋大约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是罗东回玉林工作后建的。
罗东平时很少回来,主要是他大哥和侄儿居住。

故居的厅堂悬挂着罗东的遗像,还有他的个人简介。
“以前我一直住在这里。
”我们来到这里时,81岁的何桂英老人正坐在门口,她是罗东的侄媳。
她说,她9岁嫁到罗家,那时罗东已经回到玉林工作。
这座房子她住了近70年,两年前儿子建了新房后,才搬了出去。

说起罗东,何桂英印象最深的便是他在生活上的节俭。
“我曾到过他的单位,看见他用的毛巾还是用两条破毛巾接起来的。
”何桂英说,罗东一生未婚,生活非常俭朴,但帮助别人时却很大方,在村民眼里,他是一个“老好人”。

41岁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

罗东自幼家穷,7岁流浪乞讨,13岁给地主放牛,18岁给地主打长工,1924年去百色当挑夫。
“1929年6月,41岁的罗东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
”福绵区委党史办主任覃永介绍,1929年,革命的风暴席卷到百色,罗东一次在经过一个地方时,听到别人读墙上的标语:“打倒土豪劣绅!
”“打倒地主分田地!
”他觉得红军就是为穷人谋幸福的,于是参加了红军。
当年12月,他参加百色起义。
1931年11月,他在江西瑞金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通讯班班长、排长、连长、管理员等职务。

“在第一次反围剿中,罗东在福建冯口指挥全连战士打败了人数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队,一战成名。
”覃永说,1934年他参加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到达陕北后,投身革命根据地建设。
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到了晋察冀边区,任军用股股长。

1945年,考虑到他年龄已大,组织批准他退职休养,但他多次向党提出申请,要求继续工作。
组织再三考虑,批准他参加解放战争,随军南下战斗。

艰苦朴素作风始终如一

1957年,罗东回到玉林,被分配到玉林贸易公司当门市部主任。
他在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样样争先。

“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他都保持着昂扬的革命精神和艰苦朴素的作风。
”那时,门市部的地上掉下一粒黄豆或一点芝麻,他都要捡起来。
有一回,他发现装化肥的空麻袋里还留着一些化肥,便一个个袋子清扫一遍,结果收集了1公斤多化肥。
覃永说,后来他让工作人员对所有空麻袋都清扫一次,两年就为国家省下数千公斤化肥。
罗东也到过食杂站担任站长。
那时食杂站买进来的花生油都是用大铁桶装的,零售时桶底的油往往倒不干净,他便用一根木棍,在其中一头扎上干净的布条,伸到桶底擦拭,待布条吸满油后,拿出来用手把布条上的油抓干,如此三番几次,直至把桶底的油全部吸干。
罗东就是用这种方法,每年为食杂站回收不少花生油。

后来,组织上为了照顾罗东的身体,把他调到食杂仓库当主任。
他每天一早起来就检查商品,翻晒容易发霉的商品,打扫仓库。
遇到半夜刮大风、下大雨,还要起来到仓库每一个角落检查一次。

在生活上,罗东也极为朴素,一套衣服,烂了补,补了烂,五六年舍不得换,用的枕头还是用破衣服扎成的。
漱口的口盅用的是长征时使用过的一只破口盅。

他是“一面永不褪色的红旗”

罗东回到玉林工作后,连续被评为县、地区、自治区、全国劳动模范,先后于1959年、1964年出席全国群英会。
1959年“十一”期间,他到北京参加建国十周年大庆典礼,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据原县级玉林市文化局局长罗秀兴介绍,在上世纪50年代末,玉林县宣传部门曾编写一本讲述罗东一生的小册子《永不褪色的红旗——向罗东同志学习》。
“我读这本书时,正在读初一。
”对书中的一些故事,罗秀兴还记得很清楚。
罗东由于家穷,10多岁时,就经常独自到山上砍柴。
有一次,他误砍了地主家的一棵树,被地主收走了他的柴刀,还把他绑到树上。
是一位同宗的长辈出面说情,地主才把他放了。
从此之后,他对地主恨之入骨,决心参加革命。
自此,他开启了不平凡的一生。

“罗东曾经常应邀到各单位、学校进行演讲,讲述他在长征过程的故事,传播长征精神。
”罗秀兴说,罗东对人真诚,对帮助过自己的人总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他回到玉林工作后,第一时间就是找到当年帮助过他的一位村民。
当了解到这位村民的孩子正在桂林上大学,而其家庭比较困难时,他便承担了这位村民的孩子大学四年的所有费用。

罗东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是一面永不褪色的红旗。
( 王耀前 周立华)

原标题:1929年参加红军并亲历二万五千里长征;回地方工作后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成为玉林第一批赴京领奖的全国劳动模范 罗东:一面永不褪色的红旗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