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植物生活的空间
生态因子:植物的环境主要包括有气候因子(混度、水分。光照、空、土壤因子、地形地势因子、生物因子及人类的活动等方面。
温度因子: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物候、温差影响、突变温度(寒害、霜害、冻害等),温度影响植物分布(广温植物——合欢、狭温植物——梅)
水分因子:
分为旱生植物:柽柳、针茅、沙拐枣、骆驼刺、仙人掌科、景天科等多浆植物可茎储水;
中生植物:绝大多数植物;湿生植物:鸢尾、池杉、落羽杉、海芋、蕨类;水生植物:芦苇、荷花等
光照因子:
1、按光照时间长短分类:长日照植物>14小时/天;短日照植物<12小时/天,如一品红;中日照植物;中间性植物,只要发育成熟即可开花。
2、按光照强度:阳性、阴性、中性(耐阴)
空气因子:氧气,二氧化碳,氮气,有毒气体;抗风树种。土壤因子:酸性士植物PH<6.5,杜鹃、山茶、栀子花;中性土植物PH6.5-7.5之间;碱性植物PH>7.5,柳等
(海边)根据含盐量分,喜盐:碱蓬、盐蓬;抗盐植物:田菁;耐盐植物:柽柳、补血草;碱土植物:藜科、苋科。
沙生植物:沙柳、沙冬青。
地势因子:海拔高度、坡向方位、地势变化
生物因子:如:蚯蚓、害虫、鸟类、松鼠、野猪、寄生植物等。
垂直分布与水平分布:1、垂直分布:海拔每升高100m,温度下降0.6度,相对度增加。垂直分布模式:热带雨林到阔叶常绿树带、阔落树带、针树带灌木带、高山草原带、高山冻原带至雪线
城市环境因子一、气候
1、城市的下垫面:水泥、沥青,建筑密度大,阳光少,屋顶绿化
2、微尘与细菌
3、城市空气成分:工业、汽车尾气、城市供暖等
4、城市雾障
5、热岛效应,昼夜温差减少,小气候。
二、水和土壤
1、水污染:工业废水、农药、生活污水等
2、土壤污染,建筑垃圾、粉尘使土壤碱化
三、建筑方位和组合
方位影响光照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