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级湿地公园中,长兴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德清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门票是半价优惠,南浔千金省级湿地公园、安吉竹溪省级湿地公园、安吉南北湖省级湿地公园门票免费。
长兴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
长兴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约55平方公里,湖域面积7方公里,其中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核心保护区面积达10.3平方公里。景区位于长三角中心地带——苏、浙、皖三省交界处的长兴县泗安镇,区位交通条件十分优越。景区服务设施完善,2012年底至2013年投资6000多万元建设了游客中心、售票处、餐饮点、茶吧、码头、医务室、休憩亭、三星级卫生间、休息椅、停车场、集散中心、休闲栈道等设施,建成游步道5.7公里,建设各类景观桥26座。根据规划建设北湖“一路五园”工程,即在北湖沿岸区域内建设一条全长6.3公里的环湖道路,并结合退渔还湿、退耕还林工程因地制宜地营造出古潮观渔、仙鹤渡、荷博园、仙柳湾、烟雨滩5大特色公园,总面积3200亩。

景区每年都吸引大批来自上海、杭州、苏州等大中城市的游客前来游玩,特别是双休日和节假日更是游人如织。
德清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
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德清县城东南,为具有多样性景观的典型天然湖泊湿地,是长三角地区生态系统多样性高、原生状态保持最完整的天然湿地之一。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里港叉交错,芦苇成片,湖水清澈,野鸟群息,水生动植物遍布,至今仍保持了自然质朴、原始野逸的江南水乡风貌。600余个墩岛散布湖面,1000余条港汊纵横交错,还有800多种动植物在此繁衍生息。
下渚湖为鸟类的乐园,夏季主要栖息有白鹭、灰鹭等,冬季主要栖息野鸭等。水鸟已成为该湿地的一大景观,是朱鹮异地保护暨浙江种群重建基地。
南浔千金省级湿地公园
南浔千金省级湿地公园规划面积52.86公顷,位于南浔区千金镇商墓村境内,以独特的桑基鱼塘和水乡景观为主题,以底蕴深厚的蚕桑文化和溇港文化为特色,建成集湿地保护与修复、科普宣教与科研监测、文化展示和生境体验于一体的省级湿地公园。湿地公园内生态环境优美、景观多样,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科学研究与开发利用价值。
安吉竹溪省级湿地公园
竹溪省级湿地公园位于太湖流域西苕溪中上游的梅溪镇独山头村和路西村,公园总面积2447亩,海拔594.3米,集雨面积12万亩,属河流湿地类的竹基漫滩湿地。湿地共分为湿地体验区、宣传展示区、湿地保护保育区等。
湿地内生物多样性丰富,园内大面积发育的季节性河漫滩湿地,尤其是大面积生长的竹子及其砂砾底质具备良好的生物栖息地与水体水质净化功能,是最具特色和保护价值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
安吉南北湖省级湿地公园
南北湖省级湿地公园位于安吉县天子湖镇南北湖村,是安吉县唯一一处天然淡水湖泊,分布有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野菱。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多样性,昆虫、鱼类、鸟类、水生植物等野生动植物资源较丰富。
自2015年完成《安吉县湿地保护规划》以来,安吉县林业局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加大南北湖湿地等十二处重要湿地的保护力度,始终致力于遏制天然湿地面积减少,保护生态环境。目前,南北湖省级湿地公园已完成总体规划,将利用10年时间进行治理和建设,为安吉生态平衡发挥重要的作用。
另外,
截至目前,湖州共有市级以上湿地公园9处,其中国家级2处、省级3处、市级4处,以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重要水源地保护区、重要河道等为主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初步形成。
【浙江+】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
浙江是湿地类型比较齐全,数量较多的省份之一。据最新调查显示:全省湿地有5类23型,湿地总面积111.01万公顷(不含水田面积),相当于全省国土面积的10.90%。其中,近海与海岸湿地69.27万公顷、河流湿地14.12万公顷、湖泊湿地0.88万公顷、沼泽湿地0.08万公顷、人工湿地26.66万公顷。全省11个设区市中,宁波湿地面积最大,温州次之,台州第三,其余依次为杭州、嘉兴、舟山、绍兴、湖州、金华、丽水、衢州。
浙江省湿地资源分布示意图
今年1月5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工作的实施意见》。
意见强调,要严格执行《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规定,禁止擅自征收、占用国家和地方重要湿地,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一般湿地,禁止侵占自然湿地等水源涵养空间,已侵占的要限期予以恢复,禁止擅自开(围)垦、填埋、排干湿地,禁止永久性截断湿地水源,禁止向湿地超标排放污染物,禁止对湿地野生动物栖息地和鱼类洄游通道造成破坏,禁止破坏湿地及其生态功能的其他活动。
(据浙江在线、钱江、湖州发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