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给大家带来了关于冷头、冷排、风扇的小科普(戳这里),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其他次要但同样重要的方面吧~
▌水泵(PUMP)
水泵如同水冷系统的心脏,将血液泵向全身,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我们需要了解的有三点:扬程、流量、功率。扬程是指能把水推到的高度,一旦水路比较复杂、或者冷头是喷射型微水道的,就需要高扬程的水泵;

流量故名思意,水流量越大越能带走热量,水路内的水温会更低,从而提高热交换效率。而功率一般容易被忽视,其实主要是水泵功率高了容易带来发热,影响水温和散热效果。
从种类上分可以分为DDC和D5两种水泵,PC行业里国外水泵厂基本处于垄断,DDC是德国LAING、美国GOULDS生产的,D5是意呆利LOWARA的,他们都匈牙利力Xylem收入囊中...我们现在市面上能买到的大多是贴牌的,比如EK、XSPC、AQUA、WASTERCOOL。国内基本都是仿制的,质量不得劲。
先说说DDC,它是很多人刚入门会选择的泵,主要是因为便宜。特点是流量小、扬程大、体积小、噪音大。常见规格为12V、10W、600L/H流量、6M扬程,5000rpm转速,部分DDC支持PMW调速。
因为小,方便装ITX机,也能固定在冷排上,市面上也有很多兼容的DDC泵盖,通过改装还能改善流量小的问题。改善噪音可以串联两个DDC都用低转速,效果显著,不建议满转速是因为怕你爆水管...不过切莫贪便宜,市面很多二手拆机泵,可能几个月就坏。
DDC性能上来说单泵就够用,硬核点可以换PCB、驱动、调速。虽然动力强、但寿命实在遭重,品控也遭不住,需要调叶轮动平衡,另外还存在共振问题,需要做一些避震处理。
可能一开始我们追求性能,入了DDC的坑,但是性能走到头等我们冷静下来,就开始注重使用体验了,这时候就开始看睾贵的D5,它流量大、扬程小、体积大、噪音小,常见规格是12V、23W、1500L/H流量,3.7M扬程,4500rpm转速,样子又好看,有很多是金属外壳的;
买回家也不用改装,套个4分管直接用就完事儿了,贵是贵了点,但是样子骚、安静体验好,自带调速器(但别调5档,否则发热反而导致水温上升),寿命长、维护省心。
性能不够可以改装双串联或者并联上盖,并联组多水路效果很好,也可以串联改善扬程;还可以把串联冷头分到多水路中并联,变相减少水阻。(串联水泵的原则是弱的在前、强的在后)
▌水箱(Reservoir)
很早之前比较流行光驱位水箱,不过现在机箱都没光驱位了,这种水箱也随之淘汰,但老张还是最喜欢光驱位水箱的,视觉上比较YY,空间利用率也高,还能减少震动;
后来就开始流行圆柱水箱,这种水箱需要支架补丁在机箱内部,需要一定的改造,甚至牺牲HDD硬盘位空间,
不过样子好看很多,比如2014年爆红什么病毒双螺旋造型的,原版是国外的玻璃水箱、价格很贵,国内的亚克力版压下了价格,水箱里面还有灯,效果么很赛博朋克。有的水箱是和水泵二合一的,简称泵箱一体。
现在更流行的是水道板(水路板/导流板)代替体水箱,面积大、省空间,又能配合大范围的RGB灯光实现更华丽的灯效,缺点呢,就是大多是一个机箱一个方案,如果你用的冷门机箱可能就用不了它了,很多店也不给你自己定制的机会,所以也有它的局限性...
价格早年才三四百,现在都买到八九百往上,利润是真的高、反正对于普通玩家来说很不划算就是了,动手能力强的话,其实自己画图纸找厂家定制也花不了多少钱。
至于材料,其实综合到整个水冷系统里,我觉得能金属就金属(避铝就铜),实在不行就POM,最不济再用亚克力,因为亚克力是很容易裂的,长期高温下开裂的不在少数,需要定期检查维护。
▌水管(Water Tubing)
水管的话选择也蛮多的,从材料类型上分为软管(PVC)、硬管(亚克力)、金属管(电镀铜)。
软管装起来最方便、也便宜,虽老但余韵犹存,只要你设计的好也能很好看。硬管需要自己事先精确测量各水路长度,需要风枪、弯管器、磨脚器、转换头、延长头,很麻烦,但是很容易出效果。
金属管买之前只能事先确定好直管、弯管,不能自己弯、回来截管也略有难。配合机箱内的灯光反光,视觉效果是最好的,还能辅助水路降温,也没有爆水管的风险。不过嘛,价格比较贵。
规格主要看内外口径,常见的有3/8内径、5/8外径(3分管);7/16内径,5/8外径;1/2内径,3/4外径(4分管)这3种,选购的时候需要看你搭配的接头尺寸。在早年玩软管的时代,选厚管粗管(外径大)视觉效果会高级很多。
另外,买软管需要注意弯曲度,越大越好弯、方便水路设计走管,弯曲度不行的管子容易折角,影响水道流量。
▌接头(Fittings)
接头分为快拧(Compression Fittings)、快插(Push-in Fittings)、宝塔(Barbs)三种,另外就是水堵(Stop Fittings)用来堵住不用的口子。螺纹目前都是标准的G1/4口径。
快拧最好看,通用性高也比较安全,是目前最流行的方案,而后两者基本都淡出视野了。
快插最方便,由于内部有机械装置,断开套头就能自动止水,不用关水路或防水;但要求水管外径有要求、水阻也较大;
宝塔在早期软管时代多见,需要外部管夹或者扎线固定,防止漏水,好用是好用,但是不太美观,而且捆久了管子老化容易断裂漏水。(价格也便宜不了多少)
水路中还有很多需要用到的90°、45°弯管、蛇形对接座、伸缩头,都是通用件,根据需求使用,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冷液(Coolant)
冷液么其实讲究不算太多,买个屈臣氏蒸馏水完全够用。很多人为了好看会买有色液体,其实反而有隐患,一方面是有腐蚀性;一方面是导电。
其实买无色冷液+有色水管是更好的方案。硬要冷液可以买primochill的,或者mayhems的便宜靠谱,国内方便买到的有Alphacool、Bykski,Tt的水一般却巨贵。
▌配件
水流计算是最常见的配件,可以用来观察水路状态、水的流速快不快、判断水泵有没有在工作。这东西平时用处不大,但配合灯光也是装饰性很强。
没记错的话以前还有电子水流计,可以装在光驱位,配合光驱位水箱还有早年ROG那个光驱位的总控制台,效果好的不得了,不过现在回头看去俨然是老玩具了。
温度计的话其实更没必要...装逼大于实用,温度表现基本能直接反映在你的CPU和GPU上,低了就低了,高了就高了。但是,谁不想装逼啊。
出水口是用来放水排水的,设计水路的时候要考虑到,否则那天有点问题要换硬件、或者换冷液,你却没地方放水,是很蛋疼的(低级错误);位置需要设计在水位最下方,一般圆柱水箱都带了相关位置,你装个水堵或者水阀都可以。
止水阀嘛,就是断水用的,和出水口一样总归有用得到的时候。装水冷试机不要一上来就通电开机,最好短接电源、只通水冷部分,硬件上包好很多餐巾纸,然后经过几十个小时的试运行再确定,试水是很必要的。另外,设计水路的时候除了美观,也要注意科学合理性,弯角越多水阻越大。
参考&引用:
www.chiphell.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6475
www.chiphell.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0415
www.chiphell.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91568
www.chiphell.com/thread-808306-1-1.html
www.chiphell.com/thread-1939479-1-1.html
www.chiphell.com/thread-1911579-1-1.html
www.chiphell.com/thread-1907556-1-1.html
cpu.zol.com.cn/646/6461580_all.html#p6464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