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民张女士的手机本来只是后置摄像头出现小故障,拿到店里维修后却发现SIM无法正常显示,而且有明显的水渍。经过义乌警方调查,维修人员承认自己为了业绩对手机做了手脚,趁修手机之际往卡槽里灌了开水。
近日,张女士一部价值8000多元的苹果手机因后置摄像头出现故障,送到义乌丹溪路某手机维修店维修。当天中午12时30分许,维修人员接过手机后,就将手机拿到一个独立单间的修理室,对手机进行开封检查。
10分钟后,维修人员发现手机除了后置摄像头有故障外,其他功能都正常。

如果只修后置摄像头,那最多只要500元左右的维修费,而且换一个小部件,既费时又麻烦,很不合算,并且维修店老板对维修人员有一套严格的业绩考核奖励制度。
于是,这名维修人员为了能在考核中多得到一点奖励,就对张女士的手机动起了歪脑筋。
根据国家手机三包规定,消费者在手机使用过程中,因保管不当,导致手机浸水、屏幕摔裂等问题的,属于人为损坏,不属于三包范围,消费者必须付费维修,因此店家可以名正言顺地收取维修费。
想到这里,维修人员竟拿起放在修理室内的开水壶,倒了半杯温开水,然后往张女士的手机卡槽内灌水,致使张女士手机SIM卡无法正常显示。随后,这名维修人员从修理室出来,把手机放在前台上,告知张女士检查结果,“手机卡槽内存在人为浸水,不但影响手机的主板,而且SIM卡已无法正常显示。”
张女士听维修人员这么一说,觉得有点奇怪,她立即拿回手机进行调试,确认SIM卡确实无法正常显示。“我拿来时手机一切功能正常,只有后置摄像头一点小故障。”张女士再仔细摸一下手机外壳,发现有水渍,于是质问维修人员是不是做了手脚。对此,维修人员矢口否认,双方发生激烈争论。
随后,张女士报了警。
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在听取张女士的陈述后,将这位维修人员带到了派出所。
据了解,维修人员姓周,绍兴人,去年10月来到这家手机店当维修工。经过审讯,周某承认为了增加业绩,他借给张女士维修手机的名义,将苹果手机拿到修理室开机检查之机,用水杯往卡槽内灌水,致使SIM卡无法正常显示等故障。
目前,周某因故意损坏公私财物已被义乌警方行政拘留。另据了解,位于义乌丹溪路上的这家手机维修店,因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并被消费者举报,已被义乌市市场监管局立案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