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过程审核?
所谓过程审核,是测试在批量生产的条件下,生产设备、工装和物流过程是怎样运行的。就是针对质量能力进行的评定,使过程能达到受控和能在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下稳定受控。
过程审核目的:

①使用评分及评级标准,评估产品实现过程风险。风险存在于供应商的制造过程的方方面面,找出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项,并且采取合适的措施来降低风险和消除风险。
②为绩效目标提供量化的指标。
③针对高风险项目加以管控。根据风险的级别采用合适的措施,但是对于风险级别高的风险项,必须得到严格的管控,这样才能保证最后客户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保质保量的产品。
④提供技术/质量及效率。
过程审核的作用:
①采用评分及评级,监控目标实现。
②通过测量和比较发现改进潜力。
③实现持续改进,精益生产及零缺陷。
④提高绩效和减少浪费。
过程审核的时机:对于有些供应商,过程审核可以只关注一些特殊的生产特性。总的来说,供应商都被要求执行过程审核,特别是以下情况必须执行过程审核:
①新产品开发。
②修改新的工艺过程。
③新的工厂、生产设备、工装、技术和材料的使用。
④新的生产地点、生产搬迁。
2、 过程审核审核哪些内容?方法/步骤?
(1) 过程审核和产品审核一样,需要做年度计划。根据计划,确定审核日期、审核工位、审核产品。计划一般是质量经理这边制作,根据计划,质量工程师需要和生产/物流确定对应工位的生产安排。确定好信息后,打印对应产品的过程流程图、控制计划、PFMEA,同时打印过程审核表。
(2) 过程审核主要的目的是对生产过程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审核的基本逻辑是6M(人、机、料、法、环、测)。
(3) 首先是人员方面,他们是和产品质量息息相关的。需要检查人员是否有上岗资格,相关的技能是否具备。可以通过技能矩阵或是员工上岗证查看,还有就是员工有没有按照要求生产、检查和包装。可以针对文件询问操作工,看他们的对文件的理解是否有错误。还可以问对应生产产品过往出现的缺陷或客户投诉,以便了解不良信息的沟通是否到位。
(4) 然后是机器方面,机器需要生产时进行点检,可以通过查看机器点检表,同时核对机器上的一些指示器如压力表、温度表等。是否有机器异常以及异常如何处理。
(5) 接下来是材料,检查现场生产所使用的物料是否正确,是否遵守物料FIFO(先进先出)的规则。物料和标签是否一致等。还有就是物料的包装是否合格。
(6) 下一个是方法,方法对应的是文件相关的,如检具的使用方法、包装的方法、检测的方法。需要核对控制计划、PFMEA、自检作业指导书、防呆作业指导书等文件的一致性和符合性。还有就是涉及不良品处理的方法以及降级模式的规定。
(7) 最后一个是环境,主要是指生产环境是否合格,特别有些对照明、灰尘等有特殊要求的工位。还有就是现场的5S的遵守。
(8) 针对每个方面,需要检查是否遵守,是否符合要求。如果有不符合要求的,需要记录下来。如果不符合直接影响到产品、人员安全等,需要马上通知班长、主管进行纠正。其他的不符合可以后续定义行动计划改进。
(9) 质量工程师汇总好审核的发现后,需要组织会议一起定义行动计划。与会的是生产主管、厂长以及其他和发现有关的人员,例如物流包装方案有问题,需要物流经理参加会议。会议一方面是分享审核发现,另外一方面是定义改善行动计划,消除不良。
(10) 后续需要质量工程师跟进行动计划并在需要时进行实地核查直至关闭问题点。然后需要更新审核计划表。这样整个过程审核才算完成。
3、 怎么开展过程审核?
(1)审核前需做好准备,以便做到审核时胸有成竹
(2)到达工位后,需要和操作工打声招呼,说明来意,这样也便于后面的咨询
(3)审核时注意沟通技巧,审核是找事实不符合,不能和操作工、班长争吵
(4)审核过程中,注意拍照,拍照时需要有宏观和微观的照片,便于开会时其他人能快速理解
(5)审核结束后,仔细填写审核报告和整理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