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规矩,分成几段方便大家快速理解:
01. 为什么要做出租车业务
02. 租车业务的主要场景有哪些
03. 前端产品架构
04. 后端产品架构
01. 为什么要做出租车业务?
在传统燃油车时代,可以很直接得说:为了消耗库存呀。
但是毕竟我们已经到了新能源汽车时代,我们杜撰几个理由,方便比稿或者面试时吹牛逼。
(1) 消耗库存。
现代的新能源汽车都是上市公司,融资需要更好的销量故事,租车业务可以在恰当的月份,帮老板们讲更美好的故事。
(2) 获取优质leads(线索)。
车企通过租车业务,低价租车获取用户体验新能源汽车,从而获取高质量的leads。
(3) 完善出行生态。
新能源车企一直在讲新出行的故事,比如目的地出行。
上海车主去重庆出差,下飞机后在机场就可以开一辆车去办公。
02租车业务的主要场景有哪些?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件事,租车业务说白了,就是新能源车主可以在新能源车企那里随时租车。
业务流程就出来了:用户下单租车--取车--交车—用车—还车—验车—调度。
根据这个业务流程,我们大概可以找出3个关键角色:租车用户、门店管理(各城市)、车企总部。
根据这3个角色,大致梳理的场景如下:
核心目标:可以随时租车,并享受宾至如归的服务。
(1) 租车场景:可以通过多渠道租车。
比如小程序租车、APP租车、门店现场租车、电话租车等。
(2) 取车场景:可以方便快捷地取到车。
这里可以自己去门店取车,也可以门店工作人员将车开到用户指定的位置,比如自己家或者某某机场、酒店等。
(3) 用车场景:这个调用车控了,我们就不用深究了。
(4) 还车场景:用户使用完汽车后,需要还车给车企。
这里有同一门店还车、跨网点还车(可能跨城)、门店人员上门取车。
(5) 付钱场景:这里有线上支付、线下支付,还有值得一提的积分支付。
让用户充分感受到,车主APP的积分价值
(6) 社交分享场景:这个算社区的ugc来源之一,算是期望需求场景。
(7) 资料认证场景:这是防止被骗车了,或者其他法律风险。
有实名认证、风控认证、驾驶证认证。
(8) 发票场景:不用细说。
(9) 注销场景:嗯哼,就是注销账号。
门店人员的主要职责是服务出租车用户,他们又分为管理人员和执行人员。
(1) 管理人员相关场景:主要是租车审核管理和门店人员管理。
(2) 接待客户:接待出租车客户。
分为线上接待和线下接待。
(3) 交车:将车交给租车用户。
可以是门店内交车,也可以是上门交车。
(4) 验车:用户用车后,还车时,门店人员需要验收车是否损坏。
也分门店验车和上门验车。
(5) 取车场景:这个是对应用户取车时,门店工作人员的对应服务。
(6) 调度场景:分为同城车辆调度和异地车辆调度。
(7) 汽车服务场景:主要是年检、保险、维修等
3. 总部管理总部主要是总体业务策略制定和执行,他们更关注业务结果。
在系统层面只关心:
(1) 数据洞察:通过数据,辅助运营策略
(2) 业务报告:台账报表,提交给公司更高层。
03前端产品架构
一般来说租车产品是独立的,可以是单独的APP或者小程序。
具体得看业务阶段和公司决策。
如果是独立产品,那么前端架构大致如下:见图片。
04 后台产品架构
这种产品的后台,需要同时包含运营中心和bi报表。
大致猜测有以下能力中心:
(1) 订单管理:主要是租车订单
(2) 车辆服务管理:保养、保险、维修类的管理
(3) 车辆信息管理:车辆管理、调度管理、车型管理。
(4) 门店管理:
(5) 客户管理:这里应该会接主机厂的cdp。
(6) 财务管理:主要是资产往来和对账表
(7) Bi管理:数据分析模块
(8) 其他模块:比如系统管理、rbac等
具体见思维导图
好了,汽车行业的租车业务模块,今天就大致说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