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巡查
排查复查不放松。由区市政所设施管理办牵头,四个巡查服务站配合,21个站员全员参与并延长工作时间,对辖区小街巷进行精细化、全覆盖巡检。一是对维修过的市政设施进行再次走访巡查:对维修不达标的,再次维修;维修后有破损的,及时上报,再维修;对正在维修、开挖的,进行督查监察,确保小问题及时解决,大问题及时上报,进行统一协调安排,不放过任何一个边边角角。二是对全区小街巷范围内排水设施进行大排查,紧盯重点区域、对易堵塞、地势低洼等重点地段严密监控,深入开展各类风险隐患排查,安排专人不间断巡查,保证发生内涝及道路塌陷等险情时能够迅速组织抢险救援。
维修

小处着手补漏洞。严格对照测评标准,加大对辖区范围内人行道与路口接驳处、各个喇叭口以及无障碍设施的维修力度。针对维修过有问题的,进行再维修;对发现有新问题的设施,及时进行再次维修。截止目前,已维修153条道路,维修路面365㎡,维修人行道381 m,维修道牙212.8 m,拆除更换各类井29座。在维修施工的同时,施工人员严守安全文明施工原则,对施工场地进行围挡,施工现场整体环境干净卫生,秩序良好,无脏乱差现象。
掏盯紧关键点。对于容易出现雨(污)水冒溢的病害常发点,如金塔巷、金石巷、道升巷、下沟、二热早市、民勤街等进行重点检查和维护,早晚一巡视,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坚决杜绝冒溢现象。对于冒溢,清掏后进行清洗作业,杜绝有黑臭污染痕迹。截止目前,已疏通管道63476 m、清掏外运淤泥90 M³、清掏检查井3476座、清掏收水井3142座、补检查井和收水井盖共42个。
确保城市水源生命线。消火栓是紧急时刻保证市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市政设施,在创文期间,我单位对辖区所有的市政消火栓进行高频次巡检、维修,仔细查看消火栓有无阀门未关紧跑冒滴漏,阀盖等零部件缺失、损坏,周边是否堆放杂物、是否被埋压、圈占等情况,随后按照程序对每一个消火栓进行表面锈蚀物清理——螺纹处打黄油——整体喷漆——编号——登记处理,确保每一个市政消火栓井室干净整洁,功能完好,栓阀出水率达到100%。截止目前,共维修424套市政消火栓。
再提标
市政应急抢修:为全面落实创建文明城市,大力推进城市道路建管工作,着力解决群众出行问题,按照应急抢险队伍建设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建立市政应急抢险维修养护队,确保第一时间对道路塌陷、下沉等突发事件进行及时全力抢修,全面做好市政设施服务保障工作,确保小问题及时解决,大问题不过夜,积极做好抢修工作。
在一线养护人员齐心协力、加班加点、夜以继日的连续奋战下,已完成对管道(东岗桥下长城村排水管道、望垣坪下水管道、东站小学污水管道)、污水处(嘉峪关街道门前污水处)、路面(焦家湾桥头人行道路面、客运中心路面、天水路汽车站门囗路面、大沙坪汽车北站路面、十中门口路面、旧大路路面、嘉峪关西路路面)及道钉安装等多处紧急抢修,共安装管道237 m,浇筑混凝土875㎡,铺筑沥青路面476.89㎡,安装道钉193个。
小街巷提升改造项目:小街巷是与市民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城市部位,直接关系到群众生活和城市形象。区政府每年把小街巷改造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今年对建设历史较为久远、居民较为密集、配套设施仍需完善的12条小街巷进行改造,改造总长度约3457 m。改造后将使路面平整、管道畅通,进一步完善城区道路微循环系统,让昔日落后的背街小巷展现新变化、新面貌、新气象。
在改造之初,我单位对各条小街巷现状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制定详细施工方案,并根据街巷周边居民实际出行状况统筹考虑,优化施工计划。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6个百分百”施工要求及创建文明城市标准、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条例进行施工,施工完成后及时清理施工废料保障城市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截止目前,城建学校门前巷、商务小巷、鼓楼巷幼儿园门前巷、民政局门前巷四条小街巷主体已改造完成,剩余8条小街巷正在有序施工中。
城区沿街商铺台阶:介于目前城关区各街道沿街商铺门口、台阶破损较多,严重影响城市形象,为确保创文迎检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区政府、住建局要求,我单位在完成本职工作以外,协助各街道各社区对破损情况进行维修,按逐社区逐街道、从主城区向周边覆盖的原则,加班加点开展维修工作。自8月26日以来,目前已维修了4568处。
在创建文明城市迎检工作的最后冲刺阶段,市政所将继续紧盯当前创文工作重点和薄弱环节,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当前最紧迫、最重要、最核心的任务来抓,以“最好准备、最佳状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的姿态,积极努力工作,抓好细节不留死角,确保按时完成任务,实现绣花式管理模式,提高市政设施精细化管养水平,提升辖区市政设施品质,助力创建文明城市迎检顺利通过。(文:城关市政 图:一山曾容 整理编辑:保华画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