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发布“河南杞县一诊所因针灸治疗致身体感染后溃烂”事件。发布称,被感染人数超两百人,且针对病人的治疗很保守,只是“发现感染的地方溃脓就挖出来”,当地医生也称没有很好治疗方法。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感染,针对这种疾病到底有没有好的治疗办法?11月28日,赶往杞县采访此事。
(裴寨村诊所外观:地下一层、地上三层)

临近中午,导航至位于杞县裴村店乡冉寨村(行政村)付里庄的涉事诊所——冉寨村诊所。
赶到时,一位驾驶白色大众轿车的女士正在给诊所大门上锁,上前打招呼,该女士没有理会,直接驾车离去。
在诊所门口还有两位驾驶三轮电动车的中年女士,她们分别来自杞县沙沃乡和平城乡,到诊所是想看看耳朵和腰疼。两人表情失望:“没想到他们关门了,都说他们看得挺好的。”
冉寨村诊所是一栋白色四层小楼,与四周的平房和瓦房相比显得非常突出。诊所对面小卖部的女主人告诉:“我嫁到这里已经四十年了,从我到这儿就有这家诊所。诊所里的老医生叫范某云,原来在部队干过军医,复原回来开了这家诊所,他家的子女都上的卫校,毕业了都在诊所里干。乡里属这个诊所条件好,治疗的也好,还便宜,慢慢地名气越来越大,新乡、商丘、新郑、中牟、睢县,甚至内蒙古的都要这儿看。我们有个小病小灾的也都在这人看,很方便。”
“他们出事儿我们都知道,是范某云的儿子范某旭扎针出问题了,诊所也关了,挺可惜的。”她说
(裴寨村诊所一楼内景)
治疗均免费 营养餐无限量供应中午1时许,赶到收治此类病人的杞县中心医院。
在该院7楼外科病房,见到三名患者:王希信、王家治和于青卿。
王希信67岁,封丘县人。他挽起裤腿让看膝盖的患处,除了明显的疤痕,皮肤比较平整。“不疼也不痒了,走路也没问题。”他说:“最开始发病的时候,皮肤烧得慌,慢慢溃脓了。医生和护士治疗很精心,我已经可以出院了,他们要多观察几天才让走。”
王家治和于青卿都是杞县人,两人的病情位于腰部,也是疤痕明显,外观平整。“刚开始换药的时候疼得很,现在没事儿了。我们都等着出院呢。”
外科主任赵曰军告诉:此病是脓肿分枝杆菌感染,这种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果它进入人体,如果它抵抗力差或体质易受影响,就会引起疾病。其特点是普通抗生素无效,易反复破裂和崩溃,病程长。根据省里专家给出的治疗方案,一方面我们为患者引流脓液,另一方面口服和静脉注射目前最好的抗生素,疗效很好,我们一共收治了16名此类病人,目前还需要每天换药的还有3人,其余患者都已经出院或符合出院条件。
中心医院院长徐艳丽告诉:按照县里的要求,此类病人的治疗、护理和饮食都是免费的。肉类、蛋类和新鲜蔬菜都是无限量供应,为病人增加营养,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
(经过治疗后的患处疤痕明显 外观平整)
官方回应 患者共有115人20人已出院11月28日,杞县卫生健康委员发布情况说明——
2019年10月7日11时,杞县卫健委接到杞县人民医院感控科上报,院内有3例在裴村店乡冉寨村诊所就诊过的病人出现同样症状问题后,迅速组织疾控、中医、监督、医政等方面专家开展调查、诊疗等工作。
经省、市权威专家对现症病人详细会诊、细菌培养,确定该病症为脓肿分枝杆菌感染。专家表示,该病症可治、可控、不传染,但是治疗周期较长。目前,有20人已出院,尚有84人在杞县县内住院治疗,11人在县外住院治疗,其中14人本周内有望出院;其他病人也明显好转。
经调查,裴村店乡冉寨村诊所具有执业许可证,法定代表人范某旭,现有注册医护人员8人,均有执业资质。有关部门已按照规定吊销其执业许可证并停止其执业活动。
事情发生后,杞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成立处置工作指挥部,下设医疗救治组、服务保障组、责任追究组、综合协调组等4个小组,具体负责该事件的处置工作。秉承以人为本、治疗优先原则,全力以赴救治病人。10月11日,细菌培养(使用患者创口的皮肤、脓液等进行培养)结果出来后,立即邀请省、市专家进行会诊。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免费治疗。同时,举一反三,在全县范围内,对医疗行业特别是基层诊所,进行全面安全隐患排查,并采取得力措施加强监管。
县卫健委主任鲁凤胜告诉:从10月7日开始,县里就组织相关部门和省市的专家对此事进行处置,每天下午5点钟召开例会,通报处置情况和治疗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对策。目前整个处置工作在平稳推进中,所有患者有望在短期内恢复健康。他们已经封存了涉事诊所的消毒锅、床单、被罩、针具等,进行细菌培养,寻找病源,但因为时间太长,细菌培育的难度很大。涉事的范某旭推测可能是消毒药品的出了问题,但还不好下结论。目前范某晨正在接受公安机关的调查。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