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分析显示,从2015年到2016年,消费者选择路边修理厂的比例在多个服务项目中都有所下降。例如,在车辆保养方面,选择路边店的消费者比例从19%降至14%;在更换轮胎方面,从25%降至19%;在钣金喷漆方面,从21%降至17%;在零部件或店长维修方面,从14%降至11%;在附件或备件安装方面,从19%降至16%。这些数据表明,传统修理厂的客源正在逐渐流失。
尽管价格是消费者选择路边修理厂的主要原因,但这一因素的吸引力正在减弱。未来,仅靠低价可能无法吸引更多顾客。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四点,这些原因也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

1. 中产阶级的迅速增长,使得人们更加注重高品质、高服务水平和高体验。
2. 家庭决策权的转变,汽车不再是男性的专属,女性消费者更看重服务体验。
3. 80后和90后消费者的崛起,他们更熟悉互联网产品,与传统的汽车修理厂存在较大差距。
4. 家庭收入的普遍增长和物价的上涨,使得价格差异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下降。
据专家分析,未来五年内,可能有四分之三的汽车修理厂将退出市场,即约36万家修理厂可能会被淘汰。那么,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呢?
首先,从整体战略上:
需要紧跟社会发展的趋势,从改变客户习惯入手,利用互联网工具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坚持诚信经营,辅以正确的营销策略。
其次,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掌握标准的施工流程和运营管理方法,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再次,从细节上:
1. 产品同质化严重,导致客户没有用户粘性。
2. 分析经营现状,解决招聘、引流、销售、效率低下和客户管理成本高等问题。
3. 研究客户的生活和消费习惯,利用互联网工具如“i保养”等吸引顾客。
4. 选择合适的营销和运营模式,如网络预约、网络营销插件、电子会员卡等,合理安排工时,提高客户粘性。
5. 提升服务质量,回归服务本质,用优质服务赢得客户信任。
在汽车修理行业解决产品同质化严重是关键。在信息获取便利的时代,消费者对车辆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不再是修理厂说什么就是什么的时代。保养后的效果也是提高客户粘性的重要方面,因此在选择产品不能忽视产品效果的重要性。保持店内产品的特殊项再提供优质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