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X保研留学两手准备 建筑交互offer满载而归

转自:UA设计学堂

BACKGROUND

基本背景情况

RX保研留学两手准备 建筑交互offer满载而归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建筑学

本科专业:建筑学

985过评估

排名:7%

英语成绩 | 论文情况 | 科研情况

英语成绩:四级600,六级575

论文情况:一作EI索引论文(见刊)、CNKI索引摘要(录用)各一篇;学生一作A&HCI索引论文(见刊)、SCI索引论文(投递)各一篇

科研竞赛情况:参与或主持五项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第二届工业化建筑与智慧建造竞赛三等奖;"外研社·国才杯" 全国英语阅读大赛校级初赛一等奖等奖项

选优情况:国家奖学金等

OFFER

入营offer: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夏令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南京大学(预推免)

录取offer: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最终去向: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01 前期准备及方向确定

在UA设计学堂的前几期保研经验分享中已有相关材料的准备过程,我结合自己的准备时间,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建议低年级有保研/出国深造想法的同学早早开始筹划与实践。

前期准备

个人准备时间

建议准备时间

标化成绩/保研资格

大四末确定保研资格

越早越好,为高年级的申请以及其他事项尽可能空出时间

科研研究/学科竞赛

大三暑假贯穿大四学年

学科竞赛越早越好,科研研究可以先寻找相关机会

国际视野/英文表达

大四学年

开阔视野、提升表达能力需要积年累月的练习与沉淀

02 保研时间表

我是在大四学期开始时准备申请与保研的相关事宜的,也是在那时进入UA设计学堂学习。
考虑初期孙老师帮我进行了保研/出国深造两个方向并行的准备流程。
但由于本科的保研压力,我最终的准备时间表如下,总之希望学弟学妹们抓紧时间。

而越临近申请时间需要更加细化,确定每日的日程并完成可以有效缓解焦虑。

03 科研项目准备

在同济大学参与Digital FUTURES 2023的工作营时,同组的学弟学妹询问为什么要进行科研以及该如何入手科研项目。
首先,进行科研的原因:

1

大四上旬,我考虑申请英、港校的MPil学位或者研究型的硕士

在刚刚进入UA设计学堂时,结合我对运算性设计的兴趣以及个人情况,我和孙老师确定了研究型硕士的申请目标,计划在一年的短时间内提升个人科研能力与履历

2

国内外建筑院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基础研究能力

从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院校的申请材料与考核方式中可见一斑。
而我的科研经历有主要有这两个来源:

A. 深挖UA设计学堂团队老师提供的科研性项目将其发展为科研项目

大龙老师对我在形状语法下关中民居的数字生成式研究进行了指导,锻炼了我把握从调研、发现问题、寻求参考、研究、产出、验证这一流程的科研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还收获了对国内外院校运算性研究的深入细化了解,我获益匪浅。

大龙老师指导的项目

B. 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与进本科院校老师负责的科研项目

有幸能参与进本科老师的科研项目,在老师和学长学姐的指导下进行实践也是打好科研基础的关键。

04 夏令营及预推免历程

01

上海交通大学建筑技术方向(候补第一)

由于线下夏令营的时间冲突,上海交大的夏令营是我第一个也是七月唯一一个参与的夏令营,为此我放弃了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夏令营入营邀请,具体原因是上交预推免成员必须有参与夏令营的经历。

权衡后放弃浙大入营

夏令营的基本流程是:检录-工作坊考核-面试的形式。
其中工作坊主题为能源建筑,考核历时三天。
首先我们对上海市闵行发电厂进行了实地调研,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
小组的成员来自建筑设计、建筑技术、城乡规划等专业。
在一天的3人小组设计完成后进行初步汇报,评分后将十余个小组进行合并,再深化一天后,最终向上交、华东院的老师进行汇报。
汇报当天下午进行10min的ppt个人展示与专业面试考核。

02

上交候补后的一个月

在得知上交候补第一后我非常挣扎与懊恼,几乎每天都在反省与自责。
这种状态我通过外出与同学游玩、充实准备下一个夏令营消解。
如果有学弟学妹陷入此种情况,也需要尽快振作起来,把握好当下,认真分析提高才是打好下一仗的关键!

学习相关可能使用到的工具

03

东南大学智能设计与先进建造方向(优秀营员)

东南大学的夏令营时间比较靠后,此时我已经在家休整准备了一个月,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
东南大学夏令营基本流程是检录-参观-讲座-笔试-面试,历时两天,十分紧凑。

东南夏令营时间安排

值得一提的是笔试环节,智能建造方向考核了有关运算性设计、智慧城市、生态建筑三个大主题下的运用与技术,这些知识最好通过长时间的积累才可以明白相关原理,灵活作答。

智能设计方向面试采取3人群面模式,考核学生的当场表现与能力。
对于需要积累的知识,推荐关注UA设计学堂的各类讲座与先锋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对技术应用进行理解与深挖。

充实相关的前沿知识

04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方向(深圳)(拟录取)

在拿到东南大学优秀营员后,进入预推免的投递环节,闲暇时间我对自己的作品集进行了更新,也推荐在这个假期没有拿到心仪offer的同学让自己忙起来,充实履历比坐着焦虑要好很多!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的预推免考核较为紧凑,基本流程是检录-面试考核-笔试考核的形式,历时三天,均为线上,需要提前做好设备调试。

值得一提的笔试环节采用论文考核的方式,这也是国内院校保研考核的新趋势。
如果没有准备过的同学乍一看难度很大,其实还是注重积累这一条点子,阅读相关文献,假期可以结合自己的认识限时完成一篇以熟悉流程,方便考场套用。

05

南京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方向(优秀营员)

南京大学的预推免考核也是遵循了检录-面试的形式,历时两天。
其中面试环节是对个人作品集的汇报与展示,需要包含大二、大三设计课成果各一项,竞赛成果不多于一项。
结合港大March最近的申请通知,还是希望学弟学妹们重视课设,尽可能将课设与作品集结合,或是以课设任务书进行延伸。

参加国际摩天楼竞赛方案

其中UA设计学堂的浩东老师协助我对我绿色建筑的设计进行了交互设计延续--结合UCL BPRO 的RC9组的研究,带我学习了UX、APP、AR 的设计方法与流程,使得这个项目可以应对不同方向的申请需求。

生态建筑课设的交互设计延伸

05 保研最终抉择与建议

结合地域、导师、资源以及自己的思考,我拒绝了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的邀约,最终选择去往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继续深造。

选择与确认

时至今日我还常常回想选择的正确与否,而尘埃落定,我想用:“没有人能保证每次都能做出正确的决定,但人可以让自己的每个决定变得正确。
”这句话来鞭策自己。
而回看这段准备的历程,我想分享的有以下几点:

1. 抓紧时间,学习生活像游戏关卡,完成任务才能解锁下一关

2. 大胆尝试,潜心钻研,提高执行力与主观能动性

3. 早建立个人简历,像收集宝石一样充实自己的履历

再次感谢UA设计学堂指导帮助过我的老师!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希望学弟学妹们都能升入梦校,继续逐梦!

图文来源:R.X.

文中作品及图片归作者本人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