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春季园林绿化苗木养护关技术

杨玉香

园林绿化是系统性的工程,在科技创新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园林绿化苗木养护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产生了很多值得推广的新型养护技术,提升了园林的绿化实效。
掌握园林绿化苗木养护技术是做好园林绿化的关键,也是园林绿化养护实效提升的关键。
园林绿化苗木养护关注的是苗木的成活率和观赏价值,这也是园林绿化苗木养护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加强对园林绿化苗木养护技术措施的探讨具有现实必要性,为园林绿化工作创新提供技术指导。

1 苗木养护在园林绿化中的重要性

山东春季园林绿化苗木养护关技术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
”这充分肯定了园林绿化苗木养护管理的重要作用。
而对于苗木养护管理人员来说,也深谙苗木养护“一年之计在于春”的道理。
春季是苗木养护管理的重要季节,但春季园林绿化苗木养护也承载着较大的压力,如春季要忙的苗木起挖、栽植和工程施工,苗木的养护管理反而成了最薄弱的一环,从而极易导致苗木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苗木长势逐渐衰弱,甚至死亡,致使损失严重。
苗木养护是园林绿化中较为基础与核心的工作内容,其在园林绿化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重要性也是其价值所在。
具体来说,其重要性体现在提高园林整体绿化效果和提高苗木成活率两个方面。

1.1 提高园林整体绿化效果

由于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园林绿化的需求更为迫切,享受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园林绿化的环境支持。
园林绿化已经成为城市项目建设不可分割的部分,成为城市建设效果的一大评价指标。
园林绿化的建设发展必须有科学的管理机制作为保障,也作为园林绿化苗木生长管理的指导。
苗木养护技术的准确运用能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助力苗木的健康生长。
园林绿化中苗木养护做到位,园林绿化建设才有价值可言,我们才能享受到生态宜居的自然环境。

1.2 提高苗木成活

春季是园林绿化苗木养护的关键时期,因此,如果抓住养护的关键期可以奠定苗木健康成长的基础,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在春季园林绿化中,苗木养护也较为繁忙,特别是病虫害应对方面。
苗木养护技术不仅是指导苗木的种植与栽培管理,而且涉及病虫害应对的问题。
通过研究苗木的生长特性,分析常见病虫害的类型、表现与危害等,制定科学的养护方案,以病虫害的科学治理提高苗木的成活率,让苗木生长得更茁壮。
苗木养护技术是科学的养护技术,科学性与实用性兼具。

2 春季园林绿化苗木养护技术措施

2.1 及时补植

春季园林绿化苗木养护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补植。
合理补植是确保苗木出苗率及成活率的关键一步,是后续苗木养护工作开展的基础。
春季是植树的最好季节,园林绿化苗木养护的工作人员要抓住春季种植的黄金期,科学补植。
补植之前,要通过对现有苗木生长情况的详细分析,对园区内的苗木从种类、年限到生长情况等进行全面统计,一一记录,作为园林绿化苗木养护补植工作的指导与参考。
在前期调研了解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的补植计划与养护计划。
补植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冬季死亡的苗木的精准统计,特别是死亡苗木的数量统计和品种统计,提前购买补植新苗,及时将死亡的苗木替换下来。
园林绿化苗木养护人员要根据园林的整体规划设计,合理调整苗木种植面积,适当地扩大或缩小,确保补植后的苗木数与园区规划相匹配,且新增的苗木要标注好,并做好补植苗木数量、种类等信息的登记,对于死亡的苗木要妥善处理。
补植后及时浇灌与施肥,为新苗木提供营养与水分,园林绿化苗木养护人员在补植的过程中,要配合对苗木的枝叶修剪。

2.2 及时浇灌

补植过后要及时浇灌,确保苗木充分吸收水分。
灌溉也是园林绿化苗木养护十分重要的内容,在水分的滋润下,苗木健康生长。
鉴于南北方气候差异明显,在园林绿化苗木养护浇灌时,应该因地制宜,综合考量,基于园林绿化园地的实际气候特征及实际降水量,制定最佳的浇灌方案,对浇灌量、浇灌频次都有明确要求。
北方地区冬季雨雪多,春季积雪消融,气温上升,本身消融的积雪就对种植苗木有灌溉作用,因此,在苗木浇灌时要减去积雪的灌溉量,防止因浇水过量导致苗木根部腐烂。
对于南方地区来说,春季气温可高达 20℃以上,水分蒸发较快,需要增加灌溉的频次和灌溉量。
而北方昼夜温差大,园林绿化苗木春季升温的过程中会萌发新芽,但寒风对新芽具有十分强烈的破坏力,以灌溉的方式可以降低地表温度,延迟新芽萌发,减少其被冻伤的概率,有效控制园林绿化苗木养护的成本。

2.3 施肥管理

一般来说,园林绿化园区苗木种植面积较大,且苗木种类多、分散。
苗木养护工作量大,难度大,在施肥中有具体体现。
施肥是苗木养护的基础工作,也是难点工作,关系到苗木的成活率与发育情况,必须科学施肥与管理,园林绿化中的苗木也追求观赏价值,但前提是苗木生长稳定。
春季季节干旱,水分蒸发快;冬季冰冻土壤逐渐解冻,养分供应略显不足,且园林种植苗木的土壤与自然土壤相比动力不足,养分支持不够,施肥就显得尤为必要。
以人工施肥的方式增加土壤动力,在施肥时要提前做好科学部署,根据苗木的种植年限、生长形式,合理选择肥料类型,控制施肥的频次和施肥量,对于种植年限短、长势差的苗木,应尽量少施肥。
施肥要配合浇水同步进行。

2.4 除草及病虫害防治

春季是园林绿化苗木发芽与生长的关键期,春季冰雪融化,苗木生长生机勃勃,松土除草是苗木养护必不可少的环节。
冬季土壤冰冻,密实、坚硬、通透性差,需要及时松土,帮助土壤水分与养料的释放,促进苗木对养分、养料与水分的吸收,同时松软的土壤透气性强,有利于园林绿化苗木地呼吸。
松土的同时做好杂草清除工作,特别是春季新生或冬季复苏过来的杂草,及时清理干净,减少杂草对苗木土壤养分的争夺。
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春季是园林绿化苗木病虫害的多发季节,苗木养护工作人员要动态关注苗木的健康状况,做好病虫害的全面观察与监测,及时预警病虫害风险,根据不同的病虫害发生规律,有针对性地防治应对。
治理时要及时处理掉老粗的树皮及过冬后的虫蛹。
当补植、浇水、施肥、松土、除草等一系列苗木养护工作基本完成后,对园区内的苗木进行全面的用药喷治,通过喷洒驱虫药及配合其他物理、化学及生物病虫害防治手法进行苗木的病虫害科学应对,保证园林绿化苗木健康生长,减少病虫害威胁。

3 结语

园林绿化苗木养护是综合性与系统性的工程,也讲究气候性、地域性等,在园林绿化苗木养护中,要始终秉持科学养护与管理的理念,抓住春季苗木养护的关键期,从补植、灌溉、施肥、松土、除草到稻病虫害防治,做好一系列的养护管理,提高园林绿化苗木管理的实效,促进苗木的健康生长,也能有效降低园林绿化苗木养护成本,使得园林绿化苗木养护既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又保证其景观价值。
在园林绿化苗木养护中,也要不断推陈出新,引入新的养护技术,提高养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以春季为契机,做好园林绿化苗木全方位的养护管理。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