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国神乡佛国胜地河西走廊有一座以敦煌壁画为蓝图的寺院

#旅游随记#2015年8月4日下午我们离开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返回敦煌,刚刚行驶几分钟就发现路东有一座寺院,匾额上书“雷音寺”,名字有点耳熟,突然想起这不会是《西游记》唐玄奘西天取经要去的雷音寺吧,急忙停车驻足细看,是雷音寺不假,但“此寺非彼寺”。
那也不禁喜出望外,入寺游览。

首先观看山门牌楼,正面“雷音寺”三个字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亲临雷音寺视察时所题写。
据说,雷音寺在古时位于月牙泉边,后被风沙所埋。
1989年,在此处重建。
它的前身是西晋时期的“仙岩寺”,元代时名为“皇庆寺”,直到清雍正年间才改称“雷音寺”,取“佛音说法,声如雷震”的意思。

一进山门回身观看,门楣上方也有一块匾额“雷音寺”,这是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亲自题写,但是由于当时班禅年纪尚小,“寺”上面的“土”,写成了“士”,寺院方面也并未作修改。
左右两侧各有四个字,左侧是“知恩图报”,右侧是“以戒为师”,都是警世名言。
据说雷音寺在唐代时就有“善国神乡、佛国圣地”的美誉。

善国神乡佛国胜地河西走廊有一座以敦煌壁画为蓝图的寺院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进门前行不远就是天王殿,天王殿正中有个六角亭,供奉的是弥勒佛,背后站着巡游护法韦陀菩萨,不过韦陀杵拄在地上,难道说这个寺庙还是个小寺庙,有些不知所以。
殿内两侧照例矗立着四大天王。

天王殿后是一个井字形小院,两侧厢房分别是观音殿、地藏殿和罗汉堂。
正中开间门上悬挂有“三洲感应”匾,此匾为启功先生手书。
启功先生于这一年荷月的最后一天辞世。

看了一下导游图,寺院建筑沿中轴线共有五进院落,一进为山门,二进天王殿,三进为大雄宝殿,四进为大光明殿,五进为内院。
前四进为外院属朝拜区,对游人、香客开放;第五进为内院属修行区、生活区、不对外参观。
中轴线两侧各有若干配殿,相互对称极其规整。
据说这是以莫高窟172窟壁画西方极乐净土的布局和造型设计的。

过了天王殿就是大雄宝殿,殿上牌匾的字是出自赵朴初老先生之手,殿里面供奉的是三世佛:从左到右是过去佛上古药师佛、佛祖释迦摩尼佛、未来佛阿弥陀佛,两边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相陪。
大殿的飞檐斗拱极其豪华大气,足以使人震惊不已。

在大雄宝殿至大光明殿之间,南北两厢建有大小殿堂六座,呈南北对称,中间殿大,两边殿小。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雄宝殿南侧的大悲殿和与它对峙的大愿殿。
两殿外形几乎完全一样,似乎有点模仿五台山南禅寺的感觉。

站在大雄宝殿后面的月台上放眼望去,这是一个很大的广场,正对面是大光明殿,内供五方佛,大殿两侧有钟楼和鼓楼,格局严谨,气势恢宏,居然有点在北京紫禁城太和殿的感觉,两侧殿宇重重,并以中轴线左右对称,如此壮观非常难得。

对于佛语禅音我确实一无所知,幸亏有朋友从中开导。
在大光明殿的旁边就是大愿殿,顾名思义供奉的是地藏菩萨,万一说错了,还请各位包涵,确实不懂,只能人云亦云。

大光明殿前有一尊滴水观音圣像,两侧是极乐殿和琉璃殿,极乐殿供奉的是西方接引导师阿弥陀佛,左右有二十五菩萨相拥,两侧墙上悬塑十二光如来。
这些都不太懂,倒是殿前的花朵引人注目,鲜花绽放使人心情爽朗。

在大行殿南侧有鼓楼和接引长廊,鼓楼后,即北侧还有般若堂。
鼓楼西有海印图。
我们也曾游览过众多寺观,可海印图却是独此一家。
绕海印图不同于寻常的绕塔,绕塔得功德,绕海印图得大智慧。

这里是大行殿,它在极乐殿的东面,和大愿殿同处于雷音寺大光明殿的北路。
外形和大愿殿一样,也是类似五台山南禅寺大殿。
大行殿内供奉着普贤菩萨,好像这是规矩,看到大象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

极乐殿也在北部,它的左右分别为大愿殿和大行殿。
两殿外观几乎完全一样,也是仿五台南禅寺大殿。
极乐殿内佛像是雷音寺所有殿堂中最多的,看得有点让人眼花缭乱。

在印象里,小说《西游记》中,玄奘师徒西天取经的终点就是雷音寺。
在熟知《西游记》的国人心中,雷音寺已经成为一个象征,它就是西天、就是人生的升华,就是修成正果。
听说雷音寺有一幅《玄奘法师取经线路全图》,详细介绍了玄奘法师取经所经过的往返路线,可是,寻找一圈也未得见,只好留作遗憾。

从大光明殿月台台阶下来,天井南侧为琉璃殿,大智殿和大悲殿分列东西。
这一组建筑构成雷音寺主体部分南路。
说得自己都有点转向了,***之,姑妄听之。
方位可能出错,地点不会出错。

由鼓楼一侧的接引长廊拾级而上可至大光明殿月台上。
寺院里的钟鼓楼很是精致,有点故宫角楼的味道。

大光明殿为雷音寺的核心殿堂。
殿内供奉五方佛,其中主尊为“毗卢遮那佛”,意为“光明遍照”。
大光明殿由此得名,因奉五方佛,大光明殿也叫五方佛殿。
仔细端详许久也未发现这四个大字出自何人之手,但其圆润浑厚朴质的笔锋还是印象深刻。

钟楼上悬挂的大钟有点意思,这是在寺院重建之初,铸造的万年铜钟,碑文上介绍此钟:重5吨,高2.38米,口径1.5米,总造价60万元。
在当时那个年代,这个数字已然非常可观。

在我们准备往回走的时候发现一块勒石立于路口。
勒石下方四个大字:“雪山入定”,刻石者为“道证”,即是现雷音寺住持。
资料显示,道证法师于1994年在敦煌雷音寺出家。
后在中国佛学院取得学士、硕士学位。
2004年,担任雷音寺住持,任敦煌市佛教协会副会长。

敦煌地处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是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四大文化体系在地球上唯一交汇之处。
西域大德在此弘扬佛理,中原高僧从此西行求法。
雷音寺在此吉祥安宁圣地展示佛祖宏大志向,确实得天独厚顺理成章。
离开雷音寺,我们要去敦煌博物馆,据说那里的馆藏非常丰富,很值得一看。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
#旅游景色##旅游头条##河西走廊#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