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成为“小巨人”?靠的是在某一细分领域足够专精,拥有独一无二的市场地位,而北特正是如此,其生产的汽车减震器活塞杆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15%以上,在减震器活塞杆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走进北特的生产车间,高端先进的生产设备十分抢眼,挥舞的机械手臂、高速运转的智能制造房等自动化设备紧张工作。据天津北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宏艳介绍,目前,公司拥有11条智能生产线,依托“智能制造”这一先进技术优势,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更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作为一家致力于汽车减震器活塞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北特从成立之初就确定了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目标,致力于打造少人化、无人化智造车间,持续推动“精益生产”。在此基础上,北特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建成了国内领先的汽车减震器活塞杆专业实验室。
“我们的实验室具备检测实心杆和空心杆的内容、尺寸和系统的能力。目前,我们正在开发电磁阀减震器活塞杆,并为此引进了全新的检测实验设备,还开发了配套的检测方案。未来,我们在市场的引导下,会继续开拓创新,开发更多种规格的汽车减震器活塞杆,以适应行业的整体需求。”天津北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质量部经理赵学纯说。
经过多年的不懈耕耘,如今,北特已具备年产精密度减震器活塞杆及其他成品零部件1400多万件以上的能力,同时获得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荣誉称号,拥有27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2020年,企业还参与了电镀活塞杆用钢行业标准的制定,进一步奠定了企业行业龙头的地位。
“我们是2010年成立的,2012年进入了当时的开发区北区,经过10余年的发展,我们的产品辐射到国内外很多高端车种,以及市场销量很火的新能源汽车。去年,天津北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亿元,在减震器活塞杆加工领域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整个北特集团减震器活塞杆业务在全国占有率达到了50%以上,天津公司在集团三个减震基地销量居首。”公司副总经理李宏艳说。
13年来,北特用专注在市场中赢得了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在新能源发展迅猛的当下,北特将陆续增加生产、技术研发、质量测量等技改设备。同时抢抓发展机遇,扩规模、提质量、上水平,把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做特,为静海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来源:静海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