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老照片机电设备公司外景
孝义机电厂,曾经辉煌过。
它坐落在孝义市最繁华的市中心。

晋宏市场,是孝义机电厂的区域。
现在的华美新天地,所占地块是原孝义机电厂的生产区
华美新天地,所占地块是原孝义机电厂的生产区。
天荣购物中心,则也是2000年后,在原孝义机电厂所占土地上盖起来的。
孝义机电厂所在地,最早是派出所,隔壁是物资招待所。
而现在,华美东侧,机电厂的宿舍保留至今。
孝义机电厂征用土地统计
一、孝义机电厂的位置东至新乐巷中心线,
南至新义街中心线,
西至大众路中心线,
北靠德尚国际小区(原市属招待所)和原新城税务所。
孝义机电厂改制前平面图
总占地面积36800多平方米。
而东边生活区依然原样保留至今。
孝义机电厂原貌
二、孝义机电厂的历史沿革孝义机电厂属孝义市二轻局,
即原先的孝义县手工业局和更早些时候的孝义手工业联社管辖。
也是孝义市24个集体所有制企业之一。
是二轻局规模较大的企业之一。
兴盛时期有职工近300人。
2008年改制关门时,有职工170多人。
机电厂历年的主要产品有农用铁锹、镢头等农具、切草、磨面机、压面机、链条泵、电动机、变压器、平面磨床、矿灯充电架等。
对孝义市农业发展做出过较大贡献。
孝义机电厂始建于1953年。
2008年改制,前后经历约55年。
1953年,随着国家合作化运动和公私合营政策落实,原先个体走村串户的铁匠、小炉匠、铁皮匠、翻砂铸炉等组织在一起,成立了铁业社,翻砂社,农具社,分散在旧城北关、西关、梧桐、白壁关等村镇。
这些小企业有明显的合伙企业性质,入社时的个人携带入社的财产和资金都有明确的管理和处分办法。
职工工资实行评分制,和农业社挣工分一样,多劳多得,技术高的多得,投入资本多的多得。
社里的较大开支和发展计划都要经社员大会讨论通过。
孝义机电厂车间一角
那时的生产技术非常落后,甚至有人像辘轳搅水一样用手搅动车床来代替车床动力,现在说起来成了天大的笑话。
当时铁业社主任是史有华,副主任刘孝,机械社主任王建业,翻砂社主任毕力道。当时,全县乃至全国都是农耕经济。
这些合作社的主要产品以农具为主,没有什么定型产品,经常没活儿干,工资发不出来,甚至整车间职工到介西铁路线上打短工挣工资(那时正值修建介西铁路)。
1960年左右三县(介休、孝义、灵石)合并时,机械社,翻砂社,曾合并过介休,后又恢复回孝义原社。
1965年,机械社,铁业社在孝义新城选址建厂。
虽是各选各址,却紧紧相邻。
同是一排,房子坐北朝南,前面也不一线,相差四五十公分。
孝义机械社在建厂过程中完成了几家小厂子的合并。
孝义机电厂的前身是孝义机械社。
是1966年由孝义机械社,铁业社,翻砂社,白壁关农具社,梧桐农具社,孝义机电社等六家合作社合并成立的。
厂长王建业,副厂长袁世忠,书记王文奎。
有机工、锻工、铸工、木工、机电、修理、铁皮等车间,主要产品是链条水泵,压面机,切草机,这段时期受政治形势冲击,生产只能是维持生计。
三、峰回路转,走向辉煌1970年,孝义机电厂试制JO2电动机和JW变压器,并成功定型。
从此开始了发展最快,最辉煌的时期。
直至1978年,经济指标逐月攀升。
这两种产品的生产直接纳入了国家计划!
每年由省机械局正式发文下达生产指标任务,并分配与任务相匹配的产品原料,如硅钢片、钢材、标准件等。
那时候,社会物资相当匮乏,重要的生产物资,均按各级计划委员会的指标配给。
钢材、木材、水泥等重要物资,都要由各级计划委员会统一分配,能得到这些物资的分配指标是很难的。
上世纪七十年代,连年干旱,电动机和变压器成了抗旱物资,直接由计委调配出厂。
领导们想走后门出售电动机、变压器也不能挤占计划内的指标,只能从计划外多生产的产品中卖出。
孝义机电厂一时名声大噪,高峰时每月生产电动机300台,每月生产变压器50台。
经过定型产品的磨练,极大提高了岗位工人的技术水平,锻炼了一支技术过硬的职工队伍。
他们现在散布在孝义工矿企业的各个岗位上。
发扬职工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优良作风,成为孝义人可以信赖的工人师傅,默默为社会做出自己一点贡献。
四、急转直下,集思求变1979年国家取消了高能耗机电产品。
以前生产的电动机、变压器,均为高能耗产品,被要求立即停止生产。
变台上在用的旧系列变压器,损坏下架维修后,不准再上架使用。
机电厂原来的生产工艺、工装设备必须进行升级改造,严重地降低了企业的生产能力。
由于缺资金缺技术,改造工作一再受挫,全厂经济一蹶不振。
只有铸造车间还有点零星活计。
1980年全厂生产总值只有三十万元左右。
二轻局和厂领导四处找寻出路,试着做微型电机,做洗衣机,做电烤箱,做钙塑料家具都没有成功。
最后找到三种铸造产品,维持了一段时间。
一、给上海有线电厂和无锡舒乐吊扇厂做吊扇盖儿铸件。
这种三个扇头的电扇盖儿是机电厂后期的拳头产品
上下盖儿一套七公斤左右,需求量很大,每年成万套,后因对方加工成品率太低,生意不好做,于是自己组装了四台液压靠模车床,本厂自己加工,生意有所起色。后因上海有线电厂、无锡舒乐吊扇厂倒闭而停产。
机电厂的许多专用设备、工装夹具都成了废品,损失很大,亏损了不少。
二、给福州阀门厂铸造阀门毛坯。
带径平焊法兰系列阀门毛坯
福州阀门厂是福州市省管企业,经营得很正规,双方合作非常顺利,生意发展很快。
高峰时,机电厂一年供出过187.9吨铸件。
这一生意连续干了20余年,从80年代初干到90年代末。
后因对方迁厂改制而告终。
最后,对方拖欠我方26余万,经法院处理,只拿回三万元,其余无法追回。
三、给常州武进柴油机厂生产飞轮毛胚。
常州武进柴油机生产的热油泵
每只35公斤,每年两到三万只。
缺点是货量大利润小,经营不好就亏损,货款回笼时间太长,加上生产投入的贷款利息,两边挤压很难有利润。
不管怎样,工人们总算有班上,有活儿干。
这样急急忙忙维持了十五六个年头。
2000年,武进柴油机厂倒闭,通知我们赶到常州武进柴油机厂。
好家伙,从未见过如此阵仗,武进市人大、市法院、市工业局等工作组进驻该厂,原武进柴油机厂的人只有作证的份儿。
证明债权债务人的债务债权是否真实,其余交由清算组办理。
当时武进柴油机厂欠我厂十来万,拿回五万元现金,其余用返修的柴油机顶完了事。
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的20年间,机电厂经营的这三种产品都是亏损的。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资金周转率太长,一年也转不了两圈,加之没有自有资金,全是贷款,每月利息几万元,光是利息就达到或超过了全厂职工工资。
其次,没有规模化生产。
产量上不去,成本降不下来, 当时的厂领导也想到了把生产规模扩大,甚至花100多万元建造了一条铸造生产流水线。
既扩大了生产规模,又提高了产品质量。后因混砂,清砂等配套设备没有解决好,一个环节解决不好,全线瘫痪,前后运行了不到半年时间,这一颇有希望的工程也破灭了。
最后,体制性亏损。
工厂生产经营,当然应以追求盈利为目的,但这在当时根本做不到。
其一,工厂没有定型产品,企业没有生产销售活动,让工人上班没活干,放假或者辞退职工,是万万不行的,工人的生活没法维持,退休工人的工资没有着落。
其二,每年每月上级都要布置生产计划,利润等指标,完不成任务,交不了差。所以只能硬着头皮,生产-经营-亏损-生产下去。
其三,机电厂是真正意义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发现经营不下去,就会立即停产,另找出路,再经营不下去也可散伙,用现在的说法就是破产。
事实上,2008年的改制就是破产改制,只是推迟了28年。
五、新时代英雄落幕孝义市机电设备公司中秋节福利发放
2008年的政策能破产改制,1980年就不能改制。
经营理念是一样的,结果也是相同的,但时代不同了,大政方针不同了,只有实事求是,社会才能进步。
2000年后,机电厂再没有一定规模的生产活动,车间关门,工人放假,只留部分行政人员管理现有的房产和设备。
此时每年收的晋宏市场和沿街商铺的房租约60万元,就可以缴纳全厂职工的养老保险,并解决行政人员工资和全厂职工的困难补助和福利。
可惜破败的厂容厂貌,太影响孝义市的市容了,使得市领导,下决心于2008年进行了破产改制。
全体职工签离职协议书,领取每年516元的一次性破产补助。
年龄达到退休的可以退休,年龄不达退休的职工,每人再发三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厂里原有的设备、零配件和产成品、半成品上网卖给太原的老板。
2000年,孝义机电公司新一届董事会改选,公司主业发展停滞。
在机电设备公司所占土地上,开始了拆除改建工作,一座地上六层地下一层的大楼建了起来。
初期大楼名为『机电综合大楼』,后改名为『天荣购物中心』
天荣(融)购物广场领衔孝义商场龙头十几年
天荣购物中心位于孝义市新义中街,人流如织、商贾云集。
现在是孝义最大最繁华的商场之一,领衔孝义商场龙头十几年。
入驻其中了包括波斯登、开开这样的国内一线品牌,其所售商品在当地属中上档。
这些陈年旧事转眼已过去12年了,正在从孝义人的记忆中渐渐散去。
对于原机电厂的职工和退休职工来说,仍会念念不忘。
不忘洒满汗水的青春岁月;
不忘曾热爱的工作岗位;
不忘共同战斗的同志和领导;
不忘那革命年代里劳动、学习、开会、大批判;
不忘那逝去的欢乐和苦恼。
一切终将过去,成为历史,历史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工友们仍需继续努力,继续各自的生存之路,争取更美好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