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翻译为:军队的耳朵和眼睛,都集中在我们的战旗和鼓声,前进后退都要听从它。这句话出自:《鞌之战》,原文为: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枹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
译文:解张说:“军队的耳朵和眼睛,都集中在我们的战旗和鼓声,前进后退都要听从它。这辆车上只要还有一个人镇守住它,战事就可以成功。怎么能由于伤痛而败坏了国君的大事呢?穿上盔甲,手执兵器,本来就抱定了必死的决心,伤痛还不至于死,您还是努力指挥战斗吧!”
解张将右手所持的辔绳并握于右手,腾出右手接过郤克的鼓槌擂鼓。张侯所驾的马狂奔起来(由于单手持辔无法控制),晋军跟随他们。齐军崩溃。晋军追赶齐军,饶着华不注山追了三遍。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师之耳目,在吾旗鼓”。战场上胜败的关键,常常取决于指挥者的意图是否明确;而指挥的明确与否,则又与旌旗、金鼓密不可分。对春秋时期的诸侯而言,战争中最重要的指挥工具,就是旌旗和金鼓,正所谓“闻鼓而进,鸣金收兵”,不仅如此,这样的指挥行为,必须完全依靠旌旗的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