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外出打工
刻苦钻研修车技术
“我从小喜欢机械、汽车,初中毕业后,家里人就劝我去学汽修技术。”黄大伟说,初中毕业前,他从没有离开过家乡,也对全国其他城市没有太多印象。18岁那年,他第一次离开家乡,踏上了外出学技之路。出门在外,没有家人陪伴,生活上有很多的不习惯,但是黄大伟毫不在意,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学习汽修技术上。

修汽车之前得先系统学习汽车构造,熟悉维修工具的使用,期间,还得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傅请教。“汽车零部件多、电路多,出现故障后,我们需要花时间去判断到底是哪个模块出现问题,然后具体查验某个零件或电路,最后决定是更换还是维修。”为了学好汽修技术,他先后去过济南、石家庄、潍坊等城市。不管在哪里学习,黄大伟一直是最刻苦的学员,他一边拿着书本学习新知识,一边向老师求教经验。“刚接触汽修时,有些知识不懂,就边看书边研究,有时候遇到吃不透的问题,我会利用休息时间追着老师问,非得把问题研究明白了才睡觉。”经过刻苦努力,黄大伟熟练掌握了汽车修理的理论知识和维修技能,并能在实践中运用自如。
在潍坊的汽修厂,黄大伟用精湛的技艺收获了很多客户。2008年的一天,一位客户前去修车时,建议他到寿光试着创业。“我利用休班时间,来寿光考察了一下市场,觉得不错,回去跟家人商量后,当年就和弟弟一起在寿光开起了汽修厂。”
在菜乡圆梦
在寿光扎根
多年来,“靠本事吃饭”这句话一直影响着黄大伟。闲暇之余,看车型资料、背维修数据、学工作原理、练拆装技能成了他的习惯。修车是个“脏累活”,要天天往车底下钻,往往一次修车下来,身上、脸上、手上早已沾满了各种机油和污渍,可黄大伟却从中得到了价值感和成就感。
随着经验的积累,黄大伟练就了很多超乎常人想象的“看家本领”,往往一辆车开到修理厂,还没等驾驶员说话,他就基本能“看清”车子的毛病。黄大伟说,不管是发动机不易察觉的嗡嗡声,还是刹车板异常的吱吱声,都是汽车在向维修员诉说自己的“病情”。因为排除故障迅速、准确,黄大伟的技术获得了很多司机特别是对维修时间要求高的出租车司机的认可。慢慢地,一传十,十传百,慕名而来的出租车司机越来越多,他们不仅将自己的车子交给黄大伟保养、检修,还将黄大伟推荐给亲戚朋友。“修车不仅要靠力气、靠本事吃饭,还讲究职业道德,必须诚信经营。”黄大伟的维修技术好、效率高,很快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任。
不管多累多忙,24小时服务,365天全年无休成了黄大伟多年的习惯。“客户们信任我,我就要把服务做到最好最细。”多年来,不管是大年三十,还是半夜凌晨,只要接到客户的求助电话,黄大伟都是第一时间赶去帮忙。
说起自己的创业路,黄大伟擦了擦手背上的油渍说:“为了学习修车技术,我去过很多城市,最喜欢的还是寿光。寿光的城市美、环境美,寿光的人也美,来到这座城市后,我便不想离开。”经过多年打拼,黄大伟不仅圆了自己的创业梦,买了房、买了车,还把父母从临朐接到了寿光生活。如今,黄大伟的汽修厂规模不断扩大,团队人员越来越多,业务范围也不断拓展,生意也一天比一天红火。“当初的创业路没有选错,寿光更是一个圆梦的舞台,我会继续坚持下去,用心服务好每一位客户。”黄大伟说。(寿光市融媒体中心孙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