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崇明公安交警部门将G40下行线服务区出口作为控流点,在G40下行线(往上海市区方向)37.9公里处的龙门架增设3个信号灯,分别对应主线的3根车道,并配置情报板,提示前方采取信号灯控制。有信号灯控制后,分流管控时,车辆不再需要合并车道,也有益于通行安全。预计该信号灯组将于1月21日返程高峰时测试启用。
这组信号灯将根据G40下行线(往上海市区方向)长江隧道内的车流饱和情况,呈现4种不同模式——
全绿灯:当隧道内通行顺畅,主线控流点3根车道均采取绿灯,无控流措施。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双绿灯:当隧道内发生事故影响1根车道或者隧道内车流量接近饱和,需采取控流措施,以1号、2号车道,2号、3号车道,1号、3号车道交替绿灯放行,即2根车道绿灯模式实现车道“3并2”。
单绿灯:当隧道内发生较大事故影响2根车道或者隧道内车流量已经饱和,需采取更进一步控流,以1号、2号、3号车道单根车道交替绿灯放行,即1根车道绿灯模式实现车道“3并1”。
全红灯:当隧道内遇重大交通突发事件导致通行中断,需要主线方向采取交通管制,控制所有车道车辆暂停进入隧道。
而在非大客流期间,未启动控流措施的情况下,该处信号灯将保持黑灯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崇明交警部门在控流点前漆划了长实线,除服务区出口加速车道可变道至3号车道外,车道之间将不能再随意变道。
控流点前方车道漆划了长实线(警方供图)
作者:邬林桦
来源: 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