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联内畅!看大渡口如何打造绿色交通(外联交通交通局如何打造辖区)

●新增通村、通组路3.62公里

●全区建制村通硬化路率达到100%

●公交线路总数达到42条,公交线路平均线长14.7公里

外联内畅!看大渡口如何打造绿色交通(外联交通交通局如何打造辖区) 建筑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辖区行政村客运通达率100%

“十三五”以来,大渡口区交通局重谋划着眼外联、抓执行立足内畅,认真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结合区情谋划全区交通运输工作,全力实施城市提升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动全区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

构建综合交通网络

助力全市高铁网建设

近年来,大渡口区交通局按照全市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要求,合理构建“铁公水”综合交通网络。

在铁路方面,协调成渝铁路升级改造工程在大渡口区新增义渡古镇站、金鳌站、钓鱼嘴站等3个站房,共设置7个站房,助力提升长江文化艺术湾区(大渡口段)的区位优势和土地价值。

公路方面,聘请专业机构编制了《金鳌山片区概念性方案》和《农村公路路网规划方案》。

水运方面,将钓鱼嘴码头等3个滨江旅游码头纳入《重庆港总体规划》,协调旅游“水上巴士”线路适时延伸到钓鱼嘴码头,助力中交茄子溪港转型升级。

大渡口区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以来,大渡口区积极助力全市“米”字型高铁网建设。
在成渝铁路改造工程中,7个站房均采用TOD理念设计,力争建成长江文化艺术湾区新的打卡地。

助推渝贵铁路2017年建成通车,2018年1月正式运营。
完成渝贵铁路、郑万铁路西动车所验工工作。
推进渝昆高铁中梁山横洞按期施工建设。
协调渝昆高铁九龙坡至重庆东站联络线选择对大渡口区影响最小的方案。
推进铁路沿线外部环境安全隐患整治三年行动,整治安全隐患67条,确保辖区铁路行车安全。

推动农村公路建设

提升公共交通服务品质

“全区新增通村、通组路3.62公里,建制村通硬化路率达到100%。
”大渡口区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说,截至2020年底,大渡口区累计完工农村公路新、改建近50公里,资金争取数、公路建设完成量均为历史同期之最,圆满完成大渡口区普通干线公路“三年行动”目标任务,极大改善了辖区农村公路状况。

目前,大渡口区已启动音乐大道北延伸段(S105袁茄路)前期工作,正加快推进在建土金路、牛谭路建设和双石路前期工作,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努力推动农村公路建设取得新成效。

此外,在公共交通服务方面,大渡口区交通局努力协调西部公交公司,优化公交线网布局,新开行公交线路19条,优化调整公交线路9条,辖区内轨道交通二号线的8个站点已全部实现与地面公交的接驳换乘。
目前,大渡口区公交线路总数达到42条,公交线路平均线长14.7公里,辖区行政村客运通达率100%。

大渡口区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优化群众出行环境,大渡口区已完成陈庹路公交枢纽站场(一期)、钓鱼嘴公租房公交首末站、重钢五六厂片区公交首末站和19个公交停车港湾建设,74个站点制作安装了不锈钢坐凳166组,145个站点大型不锈钢站牌安装完成,辖区运行的近600台公交车驾驶区域防护隔离设施安装完毕。

保障行业安全稳定

推进绿色交通发展

据悉,大渡口区危化品运输车辆保有量居全市前列,为此,大渡口区交通局抓住重点,在辖区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全面推广电子运单管理,推行“身份证识别系统”“人脸识别系统”,生成电子运单158882单。
构建起风险研判和隐患双重预防机制,开展安全检查1355次,排查整治安全隐患3534条,梳理管控安全生产风险227条,均落实整改。

近年来,大渡口区交通局稳妥推进辖区内6个老码头关停、补偿工作,妥善处置长江5号洪峰过境汛情,全力做好行业“维稳”工作。
2017年以来,全区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稳定形势持续向好。

为有效推进大渡口区绿色交通发展,大渡口区交通局按期完成了市政府交办的大渡口长途汽车站班线外迁、辖区餐饮船舶污染专项整治等工作任务,注销280辆黄标车道路运输资质。
全面关停辖区“两江四岸”范围内6个码头货运功能。
推进港口船舶污染物固定接收设施建设,中交茄子溪港、小南海水泥厂码头已完成项目申报、设计、专家评审,目前正在开展建设工作。

大渡口区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大渡口区交通局将进一步立足区域功能定位,统筹利用铁路、公路网络、长江岸线等资源,积极推进铁路建设协调,大力提升农村公路建设、管养水平,着力加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交通运输安全,持续推动绿色交通发展,助力提升大渡口区交通互联互通水平。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