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缘于5月9日,赵先生在鸿蒙智行授权用户中心提走他盼望已久的华为赛力斯问界M9新车时,发现后排座椅调节电键无法正常使用。尽管现场工作人员进行了维修,但问题依旧无法解决,只得将"故障车"送往维修中心。作为车主,赵先生当然无法接受在刚交付就遇到这种状况,因此坚持要求退车退款。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公司方面不但拒绝了退车要求,还声称车辆存在的问题"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故障"。这番说辞无疑让许多消费者大跌眼镜,质疑公司是否在规避责任。
新车交付现场出现"故障",这无疑暴露了该车型在用户体验和质量把控方面的不足。作为同时由科技巨头华为和汽车制造商赛力斯打造的明星车型,问界M9本应代表着国产新能源汽车的最高水准,可是现实却让人大失所望。

一方面,这样的质量问题影响了消费者对于该车型的信心和购买欲望。另一方面,若真如公司所说"不算严格意义的故障",那么显然存在对车辆功能的模糊定义和考量不周,同样容易被消费者诟病。
不可否认,智能化车辆融合了更多的电子和软件系统,确实存在通过技术升级等方式解决部分问题的可能。但无论如何,新车交付现场出现此类失灵情况,都会严重影响用户的购车体验。如果公司方面坚持用"不算严格故障"来开脱,无疑会让更多人质疑其为了规避责任而有意含糊其辞。
毫无疑问,车企在面对质量问题时,首先应该正视问题、勇于承担责任,而不是先入为主地把锅甩给消费者。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代表性产品,问界M9更应该展现品牌的勇气和担当。若是仍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合理诉求,只会加剧舆论压力,进一步伤害企业的口碑。
对于问界M9而言,新车交付现场出现故障,虽说源于偶然性因素,但短期内必将影响其销量表现。而公司方面若不及时正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也将损害品牌长远发展。毕竟作为一款拥有超长续航和智能驾驶等众多卖点的明星新能源车,其核心卖点本就是体现未来科技和优质体验。如果连基本的出厂质量和用户体验都无法保证,恐怕难以让广大消费者信服。
那么面对该事件,车企究竟该如何应对?首先公司方面应当本着最大限度尊重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原则,诚恳应对并解决赵先生的退车诉求,避免矛盾激化和负面影响扩大。
其次应当彻底梳理交付流程的管理机制,对潜在质量问题有预判和提前处置的准备。毕竟,对于智能化产品而言,用户体验是关键,任何小故障都可能会演化成重大投诉。
公司内部的质量管理部门,需要全盘梳理新车交付环节的各种潜在风险点,从检查、维修、管理等各方面入手,完善管理流程,真正为用户打造无瑕疵的高品质服务。
同时用户沟通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尤其是在面对突发质量问题时,企业方应诚恳沟通、虚心倾听,避免简单化直白否认消费者诉求,这样只会进一步激化矛盾,带来更大负面影响。
与其借故搪塞、为难用户,不如以平和、诚恳的态度化解矛盾,用优质服务化解疑虑,赢得消费者的理解与尊重才是上策。
不可否认,对于智能化汽车制造商而言,质量把控确实面临着更大挑战。但更重要的是,企业需要建立高度的质量意识和管理意识,在产品研发、制造等各个环节确保一贯质量,并在产品服务方面全程做好用户体验管理。只有如此才能赢得市场和消费者,也才能让企业品牌真正做到与科技同行。
就当前事件而言,消费者反映的诉求是合理的,企业方面不应轻易否认或回避。同时公众也应保持足够的理解和包容。毕竟新技术新产品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关键是企业是否拥有解决问题和优化产品的决心。我们还是要保持一份信心,期待车企能切实采取措施,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总的来说这起新车交付现场出现"故障"的事件,既折射出一些新能源智能汽车企业在质量管控和用户服务方面的短板,也反映出消费者对优质体验的期待和追求。对于企业而言,应当虚心听取用户诉求,正视存在的问题,并从管理、沟通等多方面入手加以解决。只有如此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也才能助力我国新能源车向更高水平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