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榆次县衙(县衙导游相当于香瓜县官)

上星期六10时30分,我正在家里无聊。
手机响了,伙计老张打来电话:“有事没,没事拿水杯、充电器山西榆次老城玩去。
”我正想瞌睡有人送枕头自然马上应承下来。

11时,在小区南门口,老张和司机接上了我,又到另一个地方接了老张的一个伙计。
我们四人驱车上高速一路向西而去,一路上四个人风花雪月、山南海北、欢声笑语不断,四个人依次是1967年、1968年、1969年、1970年出生,其中我1970年还最年轻是年轻人。

下午13时赶到和顺服务区用餐,30元一位不贵就是饭点己过,菜都凉了,四个人都说吃的肚里不舒服。
高速路服务区吃饭一定要早,最晚不能迟于中午12点,否则只有残羹冷汁凉饭了。

我和我的榆次县衙(县衙导游相当于香瓜县官)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草草吃完午饭,继续赶路。
下午15时20分到达了榆次老城,门票78元一位,65岁以上、残疾人、军人免票。
司机师傅说来过好几次了不进去了,我们三位购票开游。
从景区东门进去,我们先逛了城隍庙、西园两个景点,都是古建筑走马观花也不知看了些什么,第三个景点是榆次县衙,号称“晋藩首辅”,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县级衙署。
县衙前是一个小广场,我们刷票走进县衙,我提议找个导游吧,不然不知道看了个啥,一问60元一位导游不贵。
四五分钟后,一个女导游开始领着我们参观,导游讲解我才知道,榆次县衙有五堂不同于其他县衙的三堂,一进县衙迎面大堂为牧爱堂,是县官审讯刑事案件的场所,再往里走二堂为知县处理民事诉讼的地方,三堂为县官大人日常办公会客常所,相当于今天县委书记办公室,四堂二层小楼为书房卧室、知县休息所在,五堂为知县生活起居供奉大印地方。
听导游讲解深感人生处处皆学问,我历史专业高材生曾经县一中高中教师,历史知识有点,我一直认为县官办案无论刑事民事都一个大堂处理,参观榆次县衙才知道古代就己经和现在一样分刑庭和民庭了。

之后,导游又领着参观了县里二老爷--县丞办公场所,才知道县丞是二把手相当于现在县长,原来我一直以为县丞相当于现在县委政府两办主任角色;三老爷为主簿,办公场所主簿院,主簿相当于常务副县长三把手,分管粮马、户籍、征税工作;典史院为典史官办公场所,典史官是县里四把手专门负责全县文书、县志历史编写、档案整理,相当于现在秘书、两办主任、地方志、党史办等角色机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中华文明能渊源流长和历朝历代政府重视分不开,典史院比现在闲差地方志、党史办、档案局等机构地位高多了!

出了县衙,导游领着我们参观了文庙,知道文庙布局“九五至尊”,与皇帝一样办公居住规格。
之后是书院,也就是学校,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环境优美,足见古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一下午,徜徉在历史古迹的长河中,深感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人生处处皆学问!

还有,游览历史文化古迹,一定要请导游讲解,否则相当于走马观花、盲人摸象,只是去过哪儿,啥也没了解,啥也不知道!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