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燃气-蒸汽发电运维技能大师柯海刚:“巧匠心”啃燃机“硬骨头”(煤气蒸汽发电燃气轮机燃气)

湖北日报全媒 曹雯 通讯员 孙瑞频

在一家以钢铁制造为主业的公司,冶炼过程中的副产煤气该往何处去,才能不污染环境又提高效益?

早在2010年,武钢就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将其转化为电能,自产自用。
在降低污染的同时降本增效,实现资源优化,武钢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CCPP)应运而生。

武钢燃气-蒸汽发电运维技能大师柯海刚:“巧匠心”啃燃机“硬骨头”(煤气蒸汽发电燃气轮机燃气)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作为该项目主要负责人,十余年来,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能源环保部燃气-蒸汽发电运行及维护技能大师柯海刚担负起了2套重型燃机的“守护者”的角色,在“水与火”间与项目“同行同成长”。

12月13日,走进位于武汉市青山区的武钢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站,9E重型燃气轮机1号机组检修战场鏖战正酣。

一双粗糙有力的大手正举着测试后的燃油喷嘴芯,检查其雾化旋向及角度情况……眼前这位神情专注的“老师傅”,就是柯海刚。

“这两台大型设备24小时不间断运行,单台每小时就可消耗数十万立方米的煤气,压强可达2兆帕、温度高达200多摄氏度,一旦出现故障、煤气放散,后果都不堪设想,我们必须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保障机组的稳定性。
”他说。

在同事眼中,柯海刚既是扎根一线、勤奋钻研的“学霸”,也是敢于攻坚、精益求精的“创新达人”。

武钢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站

1994年,从武汉冶金自动化技校热动专业毕业后,他就选择加入武钢并踏上了发电运维岗位。
除了日常的设备维护,柯海刚更爱琢磨在一线检修时遇到的各种难题。

工作29年来,他乐于扎根现场,将生产一线变成自己的创新舞台,先后解决了美国GE公司设计中存在的十余项难题,发表学术论文2篇,荣获武钢技术诀窍2项,操作法2项,专利10余项。

作为武钢发电大户,CCPP项目发电量占武钢总电量的近一半,在大量消耗武钢高炉的副产品的同时,还能够减少高炉煤气、二氧化碳等以及粉尘的散放排出,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绿色发电。

然而,随着设备使用年限的增长,机组故障率高、负荷低等问题也相继暴露出来。
据估算,低负荷运行的情况下,每年仅发电利润就要损失0.3亿元。

原厂家(美国GE公司)的技术服务动辄百万。
求人没有出路,柯海刚毅然挑起了创新克难重担,带领全员进行疑难点自主攻关和核心部件国产化工作。

为提高生产效率,他果断摒弃GE公司传统的耗时耗力进行机组大修提效的方案,创造性实施大型串联式煤气压缩机防喘线左移提效工作。
只需进行防喘参数的优化,便可持续优化调度运行,大大提高用电效率。

今年5月,CCPP单月发电量突破历史最高纪录,提升了13.2%,彻底解决了机组负荷低难题。

而他的发明创造远不止于此。
他的灵感全部来自一线——

面对煤压机主辅油泵互切失效的问题,他先后排除油泵、压力表的问题,最终找出润滑油管道内阻碍润滑的空气,安装自动排气阀解决故障;

针对冷却器泄漏可能造成高温高压液体喷溅而出损坏设备威胁工人安全的情况,他首创燃气轮机、蒸汽轮机、煤气压缩机、锅炉同步启停操作法,实现了“0意外”“0故障”;

对于敞开式煤气插板阀容易造成煤气泄漏伤人的缺陷,他带领团队研发出带语音报警装置的电动敞开式煤气插线阀,提前发出警报,提醒周边人员撤离;

“一辈子,就燃着这‘一团火’。
身为一名一线的燃气轮机运维师,我甘愿像电一样发光发热,用自己的发明创造解难题、增效益,推动绿色城市钢厂建设。
”柯海刚说。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