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锁匠的志愿人生(志愿者学雷锋群众老人修锁)

潘春虎(左一)扶邻居老人去看病。

【写在前面的话】

稷山县学雷锋志愿者队队长潘春虎,是一位文化程度不高、靠辛苦和手艺养家的无名锁匠。
多年来,他常常带领一支无私奉献的志愿者队伍,为稷山县12所敬老院、120个村庄的村民办好事1万余件,把党的温暖、政府的关心送到群众心坎上。
特别是他和队员们经常为不相识的人办好事,而且不留姓名,不计报酬,许多人向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潘春虎年复一年、无怨无悔地学雷锋做好事,收获了无数荣誉,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修锁匠的志愿人生(志愿者学雷锋群众老人修锁)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去年腊月廿七,网上传出这样一则消息:稷山县西社镇柴家庄杜红真家这个年难过了。
因房屋年久失修,妻子外出不归,上有83岁的老母亲,下有12岁的小孩子,杜红真自己有病生活不能自理,家庭陷入困境。
次日,一位年轻人带领6位伙伴拿着油、面、麻花等礼品来到柴家庄慰问杜红真家。
他们帮忙打扫院落,贴了对联。
杜红真的老母亲拉着年轻人的手说:“如今世道真好,你们都是大好人啊!

这位年轻人叫潘春虎,今年35岁,共产党员,稷山县学雷锋志愿者队队长。
多年来他当好人做好事,不求回报,不留姓名,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2012年,潘春虎荣获“山西省优秀志愿者”称号,2013年获运城市第二届道德模范提名奖,2016年跻身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候选名单,获得全国“最美志愿者”,2017年获运城市第四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
他还是“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稷山县“服务群众十大共产党员标兵”。
而潘春虎本人只是一名普通手艺人,掌握了一门修锁配钥匙的好技术。
平常他不仅对顾客有求必应,活不忙时常常助人为乐。
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过后,笔者采访了为群众做了许多好事的潘春虎。

“我是学雷锋志愿者!

潘春虎是稷山县西位村人,中学毕业后就去北京打了工。
早在1999年的时候,潘春虎在北京跟宋薛宣师傅学习修锁配钥匙技术。
当时,宋薛宣就是北京大兴区一名学雷锋标兵,常常对潘春虎言传身教,他们还不定时地听取雷锋战友乔安山的事迹报告。
从那时起,潘春虎就树立一个信念,决心当一名雷锋式的青年。

2008年,当时25岁的潘春虎从北京回到家乡稷山发展。
开了修理店后,在服务时要求质高价廉,同时为了向顾客表示诚心,他在摊位前醒目地写出这样的承诺:修锁、配钥匙对军烈属、残疾人收费减半。
多年来他一直用自己的行为实现着承诺。

有一天,稷山职业中学教师杨柳漪中午回家做饭,发现自己的钥匙放在家里,急忙打电话向潘春虎求助。
经过一番周折,潘春虎打开了门上的锁。
当地一般上门开锁要价在100元以上,有人乘顾客之危宰得更多,可潘春虎只收了50元。
杨柳漪很奇怪地问:“为什么你收的费比市场价低这么多呢?”潘春虎回答:“我是学雷锋志愿者!
”杨柳漪怎么也没想到,在身边还有这样的学雷锋好人。
不久,她也加入了学雷锋志愿者队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炎黄子孙优秀的文化传统。
潘春虎在给群众修锁时了解到,离休干部张乐三年近九旬,儿女们不在身边,生活中有些不方便。
之后,他常常主动地为老人整理房间,购买一些日用品,坚持了一年时间,老人很感动,于是赠给他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助人为乐活雷锋”。

潘春虎配把钥匙挣两块钱,修把锁也就是挣块儿八角的,他至今生活拮据,还租房住,但他助人为乐的事情,在社会上传为佳话。

“带队伍必须以身作则”

“稷山县学雷锋志愿者队成立于2008年。
开始只是个小组,仅有6人。
经过10年的发展,目前已有120人,分为4个分队。
”潘春虎介绍说。
2015年,志愿者们在县民政局注册,并成立了学雷锋志愿者队党支部,大家一致选潘春虎当党支部书记,目前已有20名青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潘春虎常常组织大家学习中央文件。
他制定了5年发展规划,希望文明之花在乡村处处绽放。

西位村是翟店镇一个大村子,如果能成立学雷锋西位分队,对本村群众和周边村都会有很大影响。
潘春虎的建议得到西位村村干部的积极支持。
学雷锋西位分队成立当天,志愿者们对全村7家五保户和困难户进行了慰问,帮助他们清理了家庭卫生,在群众中反响很大。

不久,稷山县城有9家爱心商家申请加入志愿者队。
2016年4月,9家爱心商家向高渠村、化峪村3家特困户赠送了面、油、大米和现金500元。

潘春虎说:“一个人浑身是铁才能捻几个钉子,百余人的队伍要带动起来,必须以身作则。

2016年春节前夕,因为潘春虎义务服务做得好,稷山县有两家单位给他送来一桶油、一袋白面、一袋大米,另外还有200元钱,感谢他一年来为单位的付出。
潘春虎将200元交到志愿者队活动经费里,又带领5名队员,把米面油等礼品送给老八路高金保老人,同时帮助老人整理房间、擦地板、擦玻璃。
高金保高兴地说:“娃娃们真好!

去年7月10日,稷山县城下了一场罕见的暴雨,南街村群众的房子和稷王市场的商店都涌进了洪水,115户人家生命财产受到威胁。
潘春虎闻讯后带领10名队员,手持钢锨奔赴第一线,中途他要求队员们轮流干,但他自己坚持5个昼夜和大伙一起排洪水,为群众和工商户挽回了千万元损失,村民和队员都夸他:好样的,无愧于队长。

志愿者队120名队员中,有在校学生、教师、公务员、退休干部、商人和农民,不管年龄大小,也不管职位有什么不同,大家对潘春虎都很尊重,彼此配合得很好。
这里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他有一种人格魅力,对大家都有吸引力。

“为群众办好事心里痛快”

潘春虎有个习惯,闲时喜欢上网看消息。
有一次他看到这样一个帖子:湖北省武汉市复员军人蔡中敏,要寻找失去联系40年的稷山籍战友陈正平。
他被这个信息感动了,想起自己老家有本电话册,可能找到陈正平。
于是,他乘车前往10多公里外的老家找到了电话册,真的就找到了陈正平。
当蔡中敏和陈正平终于通了电话,说起帮助他们的潘春虎来,兴奋地异口同声地夸奖他:当代活雷锋。

翟店镇小宁村张凯,今年27岁,不幸患了尿毒症,父母离异,都外出不归,他只能和祖母相依为命,家中十分困难。
潘春虎在微信上了解到这一情况,对张凯十分同情,立即发动全体志愿者捐款。
另外还组织30余名志愿者分别在县城3个广场,向广大群众搞募捐。
当时是5月份,天气已经十分热了。
潘春虎和队员们渴了喝矿泉水,饿了啃干粮,3天时间募捐4200元。
当他们当面将善款交给患者张凯时,他感动地说:“等我病好后一定回报社会!

有一年夏季的一天,天空突然下起瓢泼大雨,潘春虎在振兴路上看到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在风雨中摇晃着,也没人陪伴,随时都有倒下去的危险。
他立即把老人扶到自己家里,换上爱人的衣服,又倒杯热水,为老人驱寒气。
大雨停了,他了解到老人孩子在县城,又把她送了回去。
老人的儿子看到母亲平安回家,握着他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近年来,每年几乎有1/3的时间潘春虎都在为不相识的群众服务。
有人说他是“善人”“菩萨”,也有人背后说他“脑子进水啦”“傻子”等。
他笑着说:“为群众办好事心里痛快。

杨顺保 文/图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