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备考从我三个月跨考经历说起院校专业地区篇

选对院校、专业、地区,成功一半。

一、院校。

方向选对了,再加上自己的努力,等着你的就是成功。
现在这个阶段应该是要选好学校、专业、地区。
要准备考研的时候,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我考哪个学校?中国的高校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双非一本院校,其他院校。
考研的目的是什么?自然是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将来就业或继续深造做准备。
那么建议考研学子尽可能选双一流高校,这意味着更好的师资,更好的专业实力,更高的平台,更好的就业机会。
双一流已是一个门槛,很多好的工作都限定在双一流等重点大学。

研究生备考从我三个月跨考经历说起院校专业地区篇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二、专业。

专业选择上,就涉及到是否跨专业的问题。
首先,大部分还是考本专业,或者本专业的细分专业。
这会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这是我学的专业,我比跨专业的有优势(其实未必)。
还有一部分就是跨专业了,那么怎么跨呢?一般情况下,理工科可以跨本专业所属一级学科相关专业(也有特殊情况不行),也可以跨大部分的文科专业。
文科一般只能跨文科,理工科专业性较强,无法跨专业考理工科。
比较稳妥的一般是跨与本专业同一个学科大类下面的专业。

三、地区。

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幅员辽阔,各地风土人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巨大差异,这就使地区这个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在选地区时,重点考虑三个因素:经济水平、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数量、是否为省会城市或东部沿海发达城市。
经济水平高的地区,意味着更多更好的实习就业机会,更好的薪酬待遇。
重点高校多的城市,高校间可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方便将来考同城其他高校的博士。
省会城市和东部沿海发达城市一般拥有更多的资源,包括政府政策倾斜,开拓视野等。

在地区选择上还有一点需特别强调:据非权威消息,东北地区、西南地区、江西等地区,在研究生初试的改卷给分上相对较高,一般没有压分的情况(不排除个别情况),学习状况不太好的学子可以考虑一下。

下面以我自己为例,大家感受一下。

我的初试成绩:英语66分,政治64分,行政学132分,管理学116分

对于公共管理类的专业,包括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等专业。
我本科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一开始本来是准备考华中师范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但学习过程中实在不喜欢那本参考书,不想学,并且我们专业的同学至少有十人以上考这个。
考研期间我每天晚上都会随便查看一些大学的官网(有一个网站是有一张中国地图,在那个上面点开某一个省份,这个省里的所有高校都会有)看看他们的信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南昌大学(此前一直忽略中),那时候离初试已经还剩一百天了。
我看到

1、行管、社保、土管三个专业的参考书都是一样的,两本书(第二年就增加到4本了),这可以说是所有高校里面参考书最少的。

2、两本参考书中有一本和之前华中师范的是一样的,这个很重要。

3、如果我要换专业的话只需要再背一本公共行政学就行啦。

4、本科专业也是属于公共管理这个大学科

5、南昌是江西省会,不是热门地区

6、据网上消息,江西地区改卷比较松,给分高。

鉴于这六点,考虑了几天后决定买了参考书,也就剩三个月了。
最后的结果是我以复试第五名的成绩被一志愿录取,考华中师大的全军覆没。
特别提一下,如果想要跨考,可以考虑社保,土管,教管,最好不要跨考行管,行管是热门中的热门,我的同学没有一个跨考行管成功的。

总结:

1、考研择校尽可能选择双一流高校。

2、一般可以跨同一学科门类内的专业,但不宜太晚。

3、优先选择省会城市和东部沿海发达城市。

关注我,下期分享如何学习各考试科目。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