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掌又名花烛、安祖花、灯台花,为天南星科安祖花属的多年生宿根草花。原产于南美洲哥伦比亚西南部的热带雨林中;习性特点是属于比较喜湿的花卉,因此,在室内栽培时,需要经常向叶片上喷洒水分,并保持室内环境空气的湿度;红掌的根部为肉质根,较喜湿润,在栽培基质中放入吸水石或保水的青苔,有利于红掌根系的发达生长;这就是为什么水培法养殖的红掌,会比土壤栽培的生长的更好的缘故。
红掌在北方地区的普通居室中,不太容易养好,往往会出现黄叶子等现象,究其根源是空气湿度太过干燥,尤其是到了冬季的供暖期,室内温度高达22°C以上,而空气湿度却很低,一般是在50%以下,有时甚至会达到30%的湿润度。这对喜湿润的红掌花来说,是很难生长好的。
那么,家庭盆栽红掌花,怎样才能养好它?需要注意哪些养护问题呢?这是喜欢红掌的花友们,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养护技巧,下面我们就来分享一下,北方地区居室养红掌的一些方法和注意事项吧,希望对花友们有所启发和帮助哦~

红掌喜半阴条件下的散射光,要避免阳光直射,不然的话,对红掌的生长发育及开花都不利。除了冬季,可以把红掌盆栽放在居室靠近窗户的明亮处外,其他季节,均应把盆花摆放在室内半阴处养护,以避免被强光直晒,导致红掌黄叶焦边不开花。
环境温度需适宜红掌喜温暖不耐寒,白天温度在25~28°C,夜晚温度在20°C,红掌生长良好;夏季高于35°C植株生长发育迟缓,冬季它所能忍受的低温是15°C,18°C以下时生长停滞,在12°C以下容易发生冻害。所以,生长和开花的适宜温度应维持在20~30°C为宜。
温度最好是能够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条件下;深秋后,红掌开始进入到休眠期,但室温不得低于15°C;冬天最低温应保持在12°C以上,切忌低温产生冻害;但夏季遇到高温32°C以上时,则孕蕾开花明显减少,且红掌也会生长不良。室内温度超过25°C时,就要注意通风;
空气湿度要达到
红掌喜欢比较湿润的环境,但不耐土壤长时间渍水,否则极易烂根。平常养护应保持盆土湿润,但不能积水,应经常朝叶片喷水,在空气干燥时,每天应喷洒2~3次为宜;冬季室温低时,则应适当减少浇水量,除了冬天外,其他季节里,在平时养护中应经常浇水,以保持盆土湿润。
红掌喜欢环境中有较高的空气湿润度。因此,适宜它生长发育的相对空气湿度,一般为80%~85%左右;我们可以把盆花放在盛有卵石和水的浅槽中,并经常在植株及其周围地面上喷洒水分,以增加湿度,但是红掌开花以后,应避免将水喷洒到花朵上。
栽培基质应沥水栽培红掌的基质,可选用泥炭或腐叶土加腐熟马粪与适量珍珠岩混合,盆底垫陶粒或植金石、红砖粒做排水层,以保持土壤的通气、排水性良好。每隔2~3年换盆一次,春季进行比较好。盆土的pH值4~5之间为宜。还可加入适量的水苔、蕨茎,同时加入少量的腐熟透的干饼肥。
除了在盆土中施入基肥外,可于生长旺盛季节,每隔15天左右追施1次氮磷钾比例均衡的速效液态肥,或埋入表土适量的速效液态肥,也可埋入适量的颗粒缓释肥。施肥最好使用凉开水(含钙质少)或者用雨水浇灌。
此外,栽培基质也可以选用草炭土和松针土各半混合配制,或者是直接使用松针土栽培,还可加入少量的腐熟透的马掌或长效肥片;盆底孔要用大颗粒铺垫好排水层,以保证排水畅通。需要注意的是,红掌对氮肥和钾肥的需求较多,在3月到8月份期间,应每隔10~15天追施1次薄肥,可以随水滴灌或者是叶面喷施。
土壤酸碱要适宜土壤宜保持呈微酸性,pH4~5之间为佳。为了调节土壤和水质的酸碱度,我们可以将洗干净的苹果皮、橘皮等浸泡在水瓶中,取其清水浇花,可以改善土壤酸碱度。也可在水中加入几滴白醋或米醋浇花,也可用硫酸亚铁稀释液浇灌,每隔半月浇灌一次即可。
总之,北方地区在居室内养红掌花,关键是做好上述这5点,主要是在温度、湿度、水分、光照、肥料等方面满足了它的生长需求,家庭盆栽红掌花,才能生长发育的旺盛,开花更鲜艳。以上观点仅供花友们参考!
要了解更多养花知识,关注@雨中飘雪11,您将会在第一时间收到养花知识资讯,随时查阅往期的养花知识图文、视频、微头条和悟空问答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