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写的不是植物,而是托物于树,赞诵了一种独立向上,又根须相连的团结战斗的精神。这句话出自现代诗《树》艾青。艾青赋予那些生长在大地上的一棵棵树以活生生的性格,把它们作为一个伟大民族正在团结并凝聚成坚强力量的象征。
《树》写于1940年春天,此时抗日战争已经进行了两年多了,正转入艰苦的相持阶段。这场民族战争正给予全体人民一次洗礼,使他们的灵魂在战争中经受严酷的磨练,日益走向精神的觉醒。艾青正是深切地体察到了时代和社会脉搏的动向,意识到了民族的觉醒已经到来。
艾青正是以诗人敏感的心灵感受和锐利的政治目光深切地体察到了时代和社会脉搏的动向,意识到了民族的觉醒已经到来,才从原野上一棵棵“彼此孤离地兀立着”的树的意象获得灵感,产生了“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的联想。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诗人借助树这一自然物形象进行了艺术构思。并通过这一感性形象,对现实进行理性的认识,便成了诗中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