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天窗 无极变速 转弯半径小 通过能力强
复古风格 极简设计
闪亮的LOGO

透露着一丝丝奢华
TA就是
↓↓↓
△吊簧鞍座、旧车锁、清脆转铃,美观大方,结实耐用,充满了复古的气质,骑行穿街走巷颇显文艺风范。
日前,
看到了不少被保存下来的肇庆品牌老物件。
其中,这一辆“made in 肇庆”的
“古董”车估龄约有40多年,
至今品相极好,稀有度高。
“肇庆制造”总在不经意间带给我们惊喜。
下面,就让我们开启一场时光“穿越之旅”,
共同感受车轮滚滚里的幸福岁月!
★STEP1 开启★
以前的肇庆城区,
自行车是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肇庆从中觅得商机,
开启了本土的“造车”之路。
△1986年3月,天宁路。沈建平 摄
△1988年的正东路,那个时候人们还是以自行车为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沈建平 摄
说起当时肇庆生产的自行车,
老肇庆人可谓是“如数家珍”。
肇庆市民 钟先生
收藏爱好者
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是肇庆工业发展的盛景阶段,“南华自行车”等本土品牌声名远播,家喻户晓,曾是肇庆工业的骄傲。“肇庆制造”在广东省乃至全国都赫赫有名!
△当时,在南华自行车厂举办的展销会上,就已经销售价值1000多元的自行车和较专业的公路车。图源 肇庆西江网
据资料显示,上世纪末,
位于端州城西的“南华自行车厂”
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
凭借当时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检测体系,
“南华”出品的七星牌系列运动车、
山地车畅销海外。
肇庆南华自行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七星”牌运动车、山地车、普通车、童车、健身器材及其零配件6大系列、200多个花色品种、300多个型号规格,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和美国CPSC、英国BIS及澳大利亚AS标准。年产整车100万辆、零配件200万个(套)和高频焊管1.5万吨。实现产值1.17亿元,创汇1071万美元。
——《肇庆市志》
△受访者 供图
肇庆市民 钟先生
收藏爱好者
我的第一台自行车就是南华厂的山地车,距今将近30年了!
全车功能完好,鲜有斑驳锈迹,还有漂亮的外观和变速功能,即便是放到现在也不为过时。
★STEP2 变革★
进入90年代,
人们的交通工具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出行方式从单一的骑自行车,
逐步过渡到摩托车与汽车的相继普及。
10多类具有肇庆特色的机械产品,
例如:基础件、汽车和摩托车配件、
包装机械等也得以迅猛发展。
△图源 肇庆西江网
据《肇庆市志》记载:
肇庆市的机械工业为传统行业之一,
有较好基础。
1991年,肇庆有53个产品属国优、部优和省优,有些产品可代替进口货。
1992年,高要鸿图工业有限公司、四会连杆厂、怀集汽配厂等成为当时广东省同行规模最大的企业。
高要鸿图工业有限公司
1988年冬开业的高要鸿图工业有限公司是当时广东规模最大、设备先进的铝合金高压铸造厂,为汽车、摩托车生产铝合金高压铸件,1992年达到1007吨,产品统由港商外销。
△图源 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四会连杆厂
四会连杆厂的产品为各类国产及进口汽车发动机配件,1990年被国家机电部列为中南地区重点企业之一,1991年生产连杆12.7万条。
△四会连杆厂产品 图源《肇庆市志》
怀集汽配厂
怀集汽配厂从1974年试制成功CA10解放牌汽车进排气门后,次年产8种国产汽车气门5万支。1987年该厂与英国EC公司合作,是年出口“登云牌”气门40万支。1989年,远销美国50万支。1992年,该厂生产各类气门270万支,产值2400万元,出口创汇168万美元。
△怀集汽配厂气门产品 图源《肇庆市志》
除此以外,
当时肇庆还有不少企业名声在外。
肇庆配件厂是当时广东省生产内燃机气缸套的唯一专业厂,1983年开始为国产解放牌汽车主机配套。1991年,成为国家机电部中型重点企业,所产“星湖牌”气缸套,为国内28家企业产品配套和400多家维修户固定供货,还出口港澳、东南亚、中东、古巴、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肇庆链条厂专业生产自行车、摩托车和机械链条,1992年生产各类链条109万条,实现产值1350.91万元,产品多为出口西欧、大洋洲、北美、东南亚和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
肇庆气动元件总厂生产的气动元件,产品具有当时国际先进水平,共有4大系列,200多个品种,1000多个规格。1992年,该厂生产22万多台(套),产值3913万元。
△肇庆配件厂产品气缸套 图源《肇庆市志》
一路走来,
肇庆的产业发展在机遇与挑战中不断前行,
对“车”的追求也并不止步于此。
★STEP3 破局★
肇庆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
面对“双区”建设、“双城”联动重大机遇,
肇庆坚持产业强市不动摇,
产业招商落地实现“破题破局”。
短短数年间,中电、玛西尔、宝龙自主研发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和特种汽车建成投产,生产电池的遨优电池、理士电源和生产电机的合普动力建成投产。小鹏汽车、中车交通大湾区星舰超级工厂、宁德时代肇庆项目(瑞庆时代)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纷纷落子肇庆。
从2017年12月8日,肇庆高新区中电汽车集团首辆新能源纯电动物流专用车EM-12整车下线;到2021年10月11日,小鹏汽车第10万辆整车在肇庆小鹏汽车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下线。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零”到“整”,肇庆正逐步实现自己的“整车梦”!
△2017年12月8日,肇庆高新区中电汽车集团首辆新能源纯电动物流专用车EM-12整车下线。
2021年10月11日,小鹏汽车第10万辆整车在肇庆小鹏汽车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下线。
今年9月,小鹏汽车全球首个智能汽车生产基地——广东肇庆生产基地突破百亿元产值。而正在建设中的宁德时代肇庆项目预计明年投产,达产后将是华南地区最大的锂电池制造基地,实现年产值约200亿元。
以龙头企业为依托,肇庆逐步构建起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现已形成以小鹏汽车、宁德时代为龙头,以理士电源、鸿图科技等一批细分领域领军企业为重点配套的产业集群。
据统计,
目前肇庆市共有汽车零部件规模以上企业72家、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6家,
成为广东智能汽车产业发展冲劲最强的城市。
△广东智能汽车产业城市热力图 图源 南方都市报
今年5月,
肇庆市印发实施《肇庆市推动新能源汽车
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2021-2025年)》,
进一步明确产业建设“路线图”。
到2025年,肇庆市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智能网联汽车、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核心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最新公布的《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打造的10个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中,肇庆首次被列入汽车产业集群重点城市,并明确提出肇庆要在汽车零部件方面加快发展汽车配套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制造。
△小鹏汽车生产车间 图源 小鹏汽车
未来五年
★ 肇庆将继续引进8家至10家整车制造、汽车核心零部件、汽车电子、充电设施等领域国内外行业百强企业;
★ 引进培育产值百亿元企业2家以上,力争这一领域单项冠军企业、“小巨人”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达到10家;
★ 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15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
△肇庆高新区 王振宇 摄
几十年来,
从自行车到新能源汽车的“肇庆制造”,
不仅是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
更是肇庆对发展机遇的信心把握。
面向“十四五”,
肇庆将在汽车产业生态上进一步发力,
全力打造2000亿元产业集群!
部分资料来源 经济日报 南方日报 南方都市报 肇庆市志
编辑 莫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