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上海公交行业进入“防寒抗冻”模式,严阵以待采取针对性措施,保障线路平稳运行。
在巴士一公司国江路停车场,修理车间首席技师孙华来到车尾打开车厢后盖,开始检查公交车防冻液浓度。“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防冻液会逐渐减少或者出现冰点不达标的情况。防冻液冰点达标才能有效防止车辆电机、发动机冰冻,避免在车辆营运时产生故障、抛锚。因此,相关检查尤为重要。”孙华介绍。
为尽可能减少寒潮天气对公交正常营运产生的影响,巴士一公司提前安排安全人员对所辖线路途经道路进行了全面排摸,将易结冰路段信息通过智能调度平台,以及口头提醒等形式向驾驶员进行告知,要求途经相关路段时减速慢行,确保行车安全。

巴士五公司十二车队营运公交车全天开放暖风系统和车载空调进行制暖,确保公交车厢内的温度适宜。气温降至冰点以下时,车队要求驾驶员提前预热车辆10至20分钟,保障乘客一进公交车厢就有“暖意融融”的感觉。同时,各个站点车队准备了麻袋、沙袋、铁锹等物资应对寒潮来袭。
51路宝杨码头和宝山10路吴淞码头终点站,为户外工作人员提供空调、热水、热饭、手机充电等服务。55路世界路终点站等54个“爱心接力站”及时开放,向附近的环卫工人等户外工作者提供取暖、热饮等服务。
地铁车站加强夜间巡视应对低温凝冻天气,工作人员及时查看并测试卷帘门是否能够正常开启,运营开始前检查出入口和车站范围内是否有结冰现象,并及时放置防滑毯和“小心地滑”警示牌,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对于高架车站而言,道岔、屏蔽门等设施设备完全处于室外露天环境,16号线龙阳路站工作人员在做好道岔涂油工作的同时,夜间格外注意每一扇屏蔽门是否存在故障或冰冻情况,以确保第二天运营期间,每一侧屏蔽门都能正常进行开关作业。
栏目主编:陈玺撼 文字编辑:束涵
来源:作者:束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