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说武义」|吕祖谦与明招文化(文化理学儒学全国名山)

编者按

武义山川钟灵毓秀,历史人文荟萃。
在这块诗意的土地上, “养生文化”、“明招文化”独树一帜,“奋进精神"一脉相传。
国家一级珍贵文物“南宋徐谓礼文书”,千年古刹延福寺、俞源明清古建筑群、吕祖谦及家族墓、八百年的江南廊桥熟溪桥,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
县地方志研究室与县融媒体中心联合开设【志·说武义】专栏,讲述武义故事,弘扬历史文化,展示地域风貌、发展成就和人文精神。

巩庭芝使武义“明招聚学”进入兴盛之期,而作为完整的明招理学文化,一代大儒吕祖谦集其大成。
他在明招寺讲学中开始形成吕学,并在其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武义“明招文化”。

「志•说武义」|吕祖谦与明招文化(文化理学儒学全国名山)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婺州(今浙江金华)人。
祖籍东莱(今属山东),世称东莱先生。
隆兴元年(1163),举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任南外宗学教授。
他是一代理学大师,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鼎立为世师”,与唐仲友、陈亮同为浙江学派中金华一支的主要人物。
他的学术思想和历史的研究方法影响了中国几代人,是中国思想史上“座标式”的人物。

吕祖谦出身官宦世家,祖上为赵宋王朝世臣,有“累朝辅相”之称。
先后有吕蒙正、吕夷简、吕公弼、吕公著、吕希哲等任宰相之职,封侯受爵。
吕氏家族既是显赫的宦官世家,也是有名的书香门第,具有深厚的家学传统。
清人王梓材在校订《宋元学案·范吕诸儒学案》所加按语说:谢山《札记》:“吕正献公家登学案者七世十七人。
《宋史》吕祖谦传说:“祖谦之学本之家庭,有中原文献之传。

1127年北宋亡,在我国历史上又出现了一次民族大迁移的高潮,不少北方豪族、官僚、知识分子随着朝廷的南迁纷纷南下,吕祖谦曾祖东莱郡侯吕好问携全家迁居浙江金华,武义明招胜景亦被吕氏家族所赏识.吕祖谦的曾祖父吕好问于绍兴元年死后葬于桂州,后改葬于武义明招山。
以后,吕祖谦父母和夫人等去世,也都葬于明招山中。
其间,吕祖谦、吕祖俭兄弟从居屋丽泽堂到明招山,为母、为父丁忧守墓。
吕祖谦在《东莱吕太史文集·处士徐意元先生墓志铭》中自述:“明招,婺之名山,予家三代葬焉”.

在明招山,吕祖谦一边守制,一边研学,一边讲学。
丁母忧时,“冬在明招,学子有来讲习者。
”订行《规约》(学规),撰讲《东莱博议》。
丁父忧时,“是岁诸生复集,前后多达300多人,讲尚书,有癸已手笔。
” 吕祖谦为学主明理躬行,治经史以致用,“讲实理,育实才,并求实用”。
其时,许多理学名士、儒官(或未来的)出入明招山,从学从游、交流讲习、祭拜慰问的接踵而来。
小小的明招山,成为全国的理学名区,连一草一木也喷射出时代文化的芬芳。

吕祖谦撰讲的《东莱博议》,成为当时的“畅销书"。
这本为学生应付科举考试写的讲义,题材取自历史事件,一事一议。
由于作者卓越的洞察力,深刻的分析能力,道人之所未道,使人看了耳目一新。
此书文采灿烂,逻辑严密。
面世以后,私塾选为读本,流传很广。
吕祖谦的思想文化博大精深,在政治、经济、哲学、教育、人生观、伦理学,尤其是史学观等方面影响都很大,以致形成独树一帜的明招文化的精髓。

后来,江西著名学者陆九龄、金华著名学者王柏、时澜、吕乔年等人游明招山均留下诗词。
永嘉学派集大成者叶适以诗吟道:“昔从东莱吕太史,秋夜共住明招山。
正见谷中孤月出,倒影捼碎长林间。
凭师记此无尽意,满扫一方相并闲”(叶适《题月谷》,《武川备考》)。
朱熹大弟子及女婿黄榦,也从福建赶到明招山听讲游学,留有诗句云:“明招古木叶千层,山自浮云溪自横。
春老莺藏无觅处,遗编灯火屡吞声”(黄榦《明招山怀旧》《武川备考》)。
大有美意摇曳在诗中。

宋乾淳时期(1166—1182)的明招山,得吕氏“中原文献之传”的交流平台,一时间英俊贤齐群儒蔚兴,儒学星光灿烂,成为婺州儒学名山.吕祖谦激活与提升了明招气象与明招学者,致使武义及其周边农耕社会向耕读社会转型,人才内外流动起来,儒学气息空前弥漫,明招文化进入高潮,被称赞“明招诸生历元至明未绝,四百年文献之所寄也”。

如今,人们正在积极探讨以吕祖谦为核心的\"明招文化\"的丰富内涵。
武义著名学者、篆刻家叶一苇等人认为,\"明招文化\"的基本内涵是由隐逸文化与理学文化两个部分组成的。
由于文化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明招的隐逸文化随着时代的潮流改造,于今已渗入到旅游文化中;而理学文化随着时代的潮流已渗入到教育等社会科学各个方面之中。

\"明招\"一词已经在武义县家喻户晓。
武义县不仅是在旅游市场打起了\"明招文化\"的大旗,更在民众心里打造\"明招文化\"的烙印,构筑起武义文化的坚强底座。

来源:浙江客户端

实习编辑:邹彬靖

审核:何灿

监制:任广明

本文来自【武义融媒体中心-武义网】,仅代表作者观点。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