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的足迹·大美边疆】情暖雪山赶***(警务墨脱民警救援泥石流)

8月3日,嘎隆便民警务站执勤民警提醒摩托车驾驶人注意雨天行车安全。

“2·05”雪崩救援结束,民警阿旺曲培因体力严重透支,回到值班室后倒地昏迷过去。
获救群众目睹这一幕,当场感动落泪连声道谢。

民警救助过的广西游客邢某致信称:“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写信给你们。
我和我的家人万分感谢你们,人民的好警察,谢谢,谢谢!

【忠诚的足迹·大美边疆】情暖雪山赶路人(警务墨脱民警救援泥石流)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

嘎隆拉雪山,位于西藏自治区波密县与墨脱县交界处,是进入墨脱的必经之地。
驻守在这里的墨脱县公安局嘎隆便民警务站的主要职责,是确保13公里雪山路段的安全畅通,服务往来群众。

这13公里雪山公路,一步一个救援故事,步步惊心,个个感人。
自2016年建站以来,嘎隆便民警务站坚持用真情温暖雪山赶***,仅近两年来就救助因泥石流、雪崩等自然灾害被困群众1400余人、车辆600余辆,收到锦旗36面。

冰雪路面救援,手脚冻得失去知觉是常事儿

3月4日7时,一辆进墨脱的大货车驶出嘎隆拉隧道,到达第四个“之”字弯时,左前轮半轴断了。
由于路非常窄,大货车占用了部分对向车道,造成严重交通拥堵。

“事发地距离检查站2公里左右。
接到司机报警后,我们立即赶到现场。
”嘎隆便民警务站民警李江说,当时已经有100多辆车被堵在大货车后面。

嘎隆便民警务站负责的13公里路段,前3公里修在海拔3600米至4200米的悬崖峭壁上,被称为“挂壁公路”。
这辆大货车就抛锚在这段“挂壁公路”上。

“我们联系了两辆挖土机,一辆推一辆拉,将大货车移到路边,解决了拥堵问题。
”李江告诉,说起来容易,其实凶险异常,路面的冰雪有20多厘米厚,非常滑,并且一侧是山,一侧是几百米深的悬崖,一旦操作不当,后果不可预料。

11时,交通恢复正常,车辆维修人员也赶到了。
民警们跑前跑后,出了不少汗,加上渗透进雨衣的雪水,身上基本湿透了;靴子里的雪早化成了水。
他们返回值班室路上,又接到报警:有辆油罐车在故障大货车后面的一个大拐弯处抛锚了。

这辆油罐车很长,要进退几次才能拐过弯道,本来装了4条防滑链,但其中1条断了。
由于运输的是汽油,且路面湿滑,司机不敢走了。
“我们指挥着,让司机慢慢开,结果左后轮陷进路边的土坑里,彻底走不动了。
”民警格桑多吉说,最终,经油罐车公司安全员远程评估确认安全后,民警指挥及时赶到的挖土机司机,牵引油罐车脱离被困土坑,然后帮助换上新的防滑链,引导油罐车缓缓下山。

“回到值班室,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
”李江笑着说,换上干衣服后,在值班室远离火炉的地方坐着,简单吃了点热菜热饭,等全身暖和了,才惬意地坐在火炉前的椅子上,让炉火慢慢驱散一身的寒意。

冰雪路面救援,全身湿透、手脚冻得失去知觉是常事儿,在嘎隆便民警务站民警眼里,这算不上什么大事儿。
他们感到棘手的,是雪崩和泥石流救援。

2022年2月5日19时,距离嘎隆便民警务站四五公里远的路段突发雪崩,雪厚六七米,覆盖了七八十米长的公路,有车辆和人员被埋在雪下。
嘎隆便民警务站站长普布多杰带领全体民警辅警紧急赶赴现场,和另一个便民警务站民警一起,用铁锹、徒手的方式清理积雪。
经过2个多小时奋战,民警们成功救出5名被困人员。

“我们这里只有两个季节,六月到九月是‘夏季’,其余时间是‘冬季’。
”李江告诉,冬季几乎每天都有十几起救援警情,忙到深夜是常事。
夏天,他们最怕泥石流。
2021年7月5日,辖区路段发生泥石流。
普布多杰带领辅警桑杰扎巴、荣荣一起赶到现场。
他们正在评估泥石流影响、通知交通部门前来处置时,在高处观察的荣荣扯着嗓子喊:“快跑,泥石流来了。
”普布多杰和桑杰扎巴转身就跑,刚跑到安全区域,泥石流在身后轰然而至。
这时,桑杰扎巴才发现,一只鞋子跑掉了……

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

5月24日11时,自驾到墨脱旅游的广西北海人邢某,在距离嘎隆便民警务站3公里远的一个停车场栅栏外,用手机拍摄对面山上的瀑布时,不小心掉到了3米多深的土坑里,脊柱受伤,不能移动,请求救援。

“同行人员抱着受伤人员在坑里等着。
我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处警民警仁青旺久说,救护车来后,他们和医护人员一起,将伤者固定在担架上,尝试了多种角度,连推带拉,才将担架托举出深坑,送到救护车上,然后开着警车,一路将邢某护送到最近的波密县人民医院治疗。

遇到群众求助,嘎隆便民警务站民警都会尽力帮助,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

扎墨公路每天晚8点到次日早8点,无论是进墨脱还是出墨脱车辆,除特殊情况外,均不放行。

民警们介绍,主要是因为嘎隆检查站到墨脱县城这100多公里路段没有路灯,坡陡路窄、急转弯多,绝大部分路段一侧是山、另一侧是几十米深的雅鲁藏布江,非常危险,并且出了意外难以救援,所以实行晚间交通管制。

“晚8点禁止通行后,特别是冬天,我们要确保从检查站到隧道口这段,没有被困车辆。
因为晚间温度低,待在车里危险。
我们让司机把车开到检查站边上的停车场里,到值班室过夜。
”格桑多吉告诉。

早8点放行进入墨脱的车辆前,“我们先开车巡逻一趟,确保晚间没有发生塌方等影响车辆通行的情况。
”李江说。

群众认可是民警辅警工作的最大动力

嘎隆便民警务站有5名民警、2名辅警,平均年龄只有30岁。
一年到头,除了休假和家中有重要事情,大家都在执勤备勤,“没有周末,谈恋爱的时间都没有”“米面肉菜都是从波密县城买的,自己做饭”……

由于雪崩、泥石流多发,嘎隆便民检查站停电是常事。
“冬天零下十几摄氏度,加上天气潮湿,没有电褥子,很难入睡,只好挤在值班室里凑合一晚上。
”格桑多吉说。

恶劣的自然环境、繁重的工作压力面前,这支年轻的队伍非但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团结、主动。
冬季晚上救援回来,不论多晚,都有热饭热菜等着。
他们自己做饭,人人都有“拿手菜”……墨脱县公安局领导冬季主动协调给检查站增加人手;只要来警务站检查工作,都会带着肉菜。

嘎隆便民警务站救援被困人员、车辆,热心服务群众的故事,几个小时也讲不完。
群众对他们的付出给予高度认可。

在“2·05”雪崩救援工作中,由于一天都在疏导交通,全体民警辅警只吃了一顿早饭,后又经历高强度的工作,体力严重透支。
民警阿旺曲培回到值班室后,倒地昏迷过去。
获救群众目睹了这一幕,一边含泪帮着救助阿旺曲培,一边向民警道谢。

7月初,伤愈返回老家后,广西的邢某特意给嘎隆检查站写来感谢信并送来一面锦旗。
信中说,“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写信给你们。
我和我的家人万分感谢你们,人民的好警察,谢谢,谢谢!

嘎隆便民警务站值班室的一面墙上,层层叠叠地悬挂着30多面锦旗。
见字如面,群众的感激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我们围炉烤火时,经常分享各自经历的令人感动的救援故事。
”民警们表示,群众满意,他们就知足了,“群众那种发自肺腑的感谢,真挚的眼神,朴实的话语,是我们工作的最大动力。

(作者:孙贵田、郭坤泽、徐婷、刘建伟 摄影:陈路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