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上午,郑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召开发布会,公布了郑州市2018年城市道路精细化管理提升实施方案。
其中,道路大修2条,长5.82公里,总面积16.47万平方米。其中市管道路1条,长5.1公里,14.3万平方米;区管道路1条,长0.72公里,2.17万平方米。
道路中修128条,总面积273.93万平方米。其中车行道进行铣刨复浇114条,215.56万平方米(市管道路42条,156.96万平方米;区管道路72条,58.60万平方米)。人行道提升改造54条,58.37万平方米(市管道路12条,28.60万平方米,区管道路42条,29.77万平方米)。

道路小修小补总面积68.5万平方米,其中市管道路面积40.7万平方米,区管道路面积27.8万平方米。
大修道路:
东明路(丰产路—货站街)、银通路(开元路—金桥路)。
中修道路:
城东路(金水路--长江路)、中原路(中原大桥---西三环)、桃源路(兴华南街--大学路)、花园路(金水路---北环)、农业南路(商鼎路-商都路)等。
此外,根据方案,2018年郑州还将进行各类窨井的专项整治,架空通信线缆入地改造,隐患污水管网非开挖修复,城市桥梁设施的检测与加固,行道树树池、树穴的改造提升,路灯设施改造提升等。目标:道路设施完好率不低于97%,排水管涵完好率93%以上,窨井平整完好,市政道路及保通路无明显坑槽;主干道亮灯率不低于98%,次干道和支路背街亮灯率不低于96%,路灯设施完好率不低于95%。
【链接:道路大修、中修、小修有啥区别】
大修是对道路大面积维修,包括道路路基等深度维修,维修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维系深度超过35厘米的。中修的维修面积则在2000平方米左右。小修是指日常修复,针对道路坑槽等简单病害维修。
道路大修前,会制订保通方案,尽最大可能减少交通拥堵。中修和小修,近几年基本都安排在夜间作业,白天通行。
(河南商报见习编辑 施尚景 编辑 张曙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