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基层虽已建起调解、仲裁、信访、政务热线等多种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渠道,但往往由于协作联动机制不够顺畅,群众仍有解决矛盾纠纷费时耗力的抱怨,小纠纷也可能拖成大矛盾。
基层社会矛盾纠纷常需跨部门、跨领域协同才能及时有效调处。如城市噪声、油烟等扰民问题,环保、公安、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都有责任。“‘谁都能管’就容易相互推诿,解决一个问题得跑多家单位,群众当然不满意。”宁川区委政法委文副书记说。
宁川区高新法庭负责人表示,法院与其他部门、调解组织的诉前调解对接缺乏制度保障,导致大量事实清楚、金额或争议不大的小矛盾小纠纷进入诉讼程序,基层有限的司法资源更加紧张。近5年,宁川区法院受案数量逐年攀升,法官每年人均结案在300件以上,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调解程序简单、耗时较短的优势无法发挥,结案周期反倒更长。

针对群众解决矛盾纠纷多头跑、反复跑的问题,宁川区按照“不增编制动机制、不变职能强功能”的思路,成建制整合社会治安综治中心、群众来访中心等7个平台,医疗、交通、消费等10个专业人民调解委员会,汇聚民商事审判庭、劳动争议仲裁庭、社会组织及行业协会等30余家机构,共同组建宁川区社会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简称宁川联调中心),集中统一办公,公安、司法等15个部门轮流接访群众并参与调解。联调中心将分散的众多矛盾调处机构整合成“一站式”调处枢纽平台,不仅是部门“物理整合”,更有功能“化学反应”,让群众解决烦心事有了“主心骨”,不再多头跑。
2021年9月,一物业公司向法院起诉某小区业主王某拖欠物业费。宁川区高新法庭研判这是一般诉求,在征得原告同意后,将该案移送宁川联调中心的物业纠纷调解委员会。调解人员经两小时调解,双方各让一步,达成物业公司提高服务质量、业主延期支付物业费的调解协议,双方当事人当场签订调解协议书,交由整体入驻联调中心的高新法庭司法确认,形成法律约束力。“一件小小的物业纠纷,上法院诉讼可能得2个月时间,部门联动之下,纠纷排解得快,还节省了诉讼资源。”宁川区高新法庭负责人说。
“真没想到,10天就解决了我们工资被拖欠的问题。”宁川区跃进水电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员工老丁说。2021年公司累计拖欠19名员工78.5万元工资,老丁等员工到联调中心反映问题。中心按照分类调处原则划定为复杂问题,经中心协调,劳动争议调委会等多个部门联动调处,该公司很快与员工签订了调解协议书,支付了拖欠的工资。
福兴街道居民王大姐说:“烦心事解决了,环境也好了,家里客人也多了,感觉日子都红火了。”街道办主任说:“我们街道因私搭乱建引发的诸多纠纷是个老大难,解决问题涉及众多部门,单靠街道是不行的。在联调中心完备规范的接诉即办、定时催办、超时督办、执行跟踪机制保障下,可确保‘件件有说法、事事有落实’。纠纷少了,环境改观了,治理有序了,我们街道所辖的工业园区也受到更多优质企业青睐了。”
据统计,自2021年9月运行以来,宁川区联调中心累计接待群众6095人次、受理案件3666件、解决3561件,推动民事一审新收案件环比下降6.8%,群众信访量环比下降13%,诉前调解成功率环比上升25%。宁川区联调中心成为当地矛盾纠纷调处的“始发站+终点站”,将矛盾纠纷减少在源头,让当地群众解决烦心事“只进一扇门、尽量少跑路、有呼必有应”。
Q市拟召开“把脉基层治理现代化转型痛点”研讨会,宁川区社会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将在大会交流发言。请根据“给定资料3”,撰写一份发言稿。(25分)
要求:
(1)内容全面,条理清晰;
(2)简明扼要,格式规范;
(3)不超过500字。
畅通联动机制 加快矛盾纠纷化解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
我区某街道地处工业园区和城乡结合带,私搭乱建较多,从而引发各种社会矛盾。但以往由于多种矛盾纠纷调处渠道协作机制不顺畅,导致化解群众矛盾费时费力、互相推诿扯皮现象较多,极大影响群众满意度。现我区通过一系列举措实施,成功减少了各类矛盾纠纷案件,提高了矛盾纠纷化解能力,真正实现让矛盾减少在源头的效果。
一是成立社会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按照不增编制动机制、不变职能强功能思路,组建专业人民调解委员会,汇集各领域机构;让群众少跑路,加强法院与其他部门、调解组织制度保障,发挥调解优势,缩短结案周期。
二是诉前调解,节约诉讼资源。法院研判诉求,移交物业纠纷调解委员会,当场签订调解书,司法确认,提高纠纷解决效率,节省资源。
三是部门联动,解决工资拖欠。联调中心分类调处划定问题,多部门联动,解决工资拖欠。
四是机制保障,解决私搭乱建问题。联调中心接诉即办、定时催办、超时督办、执行跟踪,确保件件有着落;减少纠纷、改善环境,提高治理水平、优化营商环境能力。
五是提高矛盾纠纷化解能力。减少民事一审案件数、减少群众信访、提高调解成功率、实现矛盾化解在源头的效果,提高满意度。
XXX调度中心
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