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5省考申论命题特点一览u0026参考文章

这两天忙死了

不仅要四处搜罗、整理725和726省考的真题

每天回复几百个答疑问题

725省考申论命题特点一览u0026参考文章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还得挤时间看大家考试的吐槽(这么有意思的事情,我怎么可能错过?(^▽^))

下面,我们从申论主题、题型汇总、参考文章三个部分进行梳理

供8月22日考试的伙伴参考~

一、725和726申论考了什么热点?

7月25日考试的地区有:

天津、湖南、陕西、河南、四川、福建

7月26日考试的地区有:浙江

命题的主题(热点)有

1. 基层社区治理与农村、基层建设

考试地区:福建县级乡镇、四川ABC卷、河南乡镇

材料表现形式有:

社区环境综合治理 “一村(格)一警”工作直播经济(直播助农)老镇更新多肉等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富民生产互助专业合作社

2. 智慧民生(互联网+民生)

考试地区:河南县级

材料表现形式有:

智慧医疗健身养老街道打造的“掌上四合院”

3. 时代楷模

考试地区:天津市级、湖南通用卷

材料表现形式有: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等党员干部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基层救助与基层治理张富清先进事迹第一书记与脱贫攻坚

4. 制造业发展

考试地区:浙江AB

材料表现形式:

浙江传统制造业的价值与问题制造业的意义与当下的困境、机遇浙江制造的新发展变革发展的成功案例疫情带来的挑战与变化

【花木君小结】:

虽然不同地方关注的主题有所不同

但总体与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紧密

偏重基层治理、民生发展等工作

同时注重与时代精神、时代楷模相结合

注重思想、价值引导

材料中多案例性的内容

二、考了哪些题型?

【花木君小结】:

从7月25和26日的省考申论看

有两个显著特征:

1. 相对基层的岗位也考察了文章写作,如天津、浙江、四川等。

2. 题型非常集中,应用文考察的比重前所未有的大。
主要题型集中在概括题、应用文和文章写作。

三、2篇参考文章

第一篇

1. 福建、天津等卷:

秉共建共治共享精神 创社区治理新局面(花木君)

社区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但长期以来,受困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及对社区治理的认识,许多基层社区都面临建筑陈旧、商贸门面混乱、道路拥堵、基础设施差等突出问题,群众意见多、基层干部工作压力大。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指明了新方向,成为基层干部和群众共同的期待。

秉承共建共治共享精神,当以突破藩篱为出发点。
面对社区人员流动大、人均环境差等基层问题,不少街道社区都采取了“大包大揽”的举措,然而却出现了“管得越多矛盾越突出,管得越细人民群众意见越大”等困境。
这源于传统粗放式的治理理念,也容易由此滋生群众的依赖思想。
只有突破”自上而下“的管理思维和精细管理模式,将人民群众纳入到社区治理的责任主体上来,把群众参与、群众组织作为核心工作来抓,形成政府负责公共事务、基层群众自治深入发展、社会力量协同作用日益显现的新局面,才能持续提高社区治理水平,居民群众福祉不断增进。

秉承共建共治共享精神,当以改革创新为发力点。
再好的思路不能落地也是空谈,面对基层治理的复杂局面,唯有创新才能破局。
如N区在总结基层社区治理探索创新的基础上,提出了社区治理“三事分流”工作法,创造性的建立了“大事”“小事”“私事”为核心的“三事”责任划分法,明确了政府、社会组织、市场服务的各自权责,不仅充分释放了社会组织的活力和人民群众自治的热情,而且极大的促进了社区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社区治理的人民群众满意度逐年提高,一举成为我国基层社区治理的典范。

秉承共建共治共享精神,当以服务群众为落脚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社区治理的重要目标。
突破思维的藩篱也好,创新基层治理的方法也好,其目的在于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更在于更好的服务民众、改善民生。
只有以服务群众为目的来优化社区治理,才能真正做到借助互联网+等一切有利条件,改善社区人居环境、优化社区办事效率、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切实推动服务上水平、居民得实惠。

社区治理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只要我们秉承共建共治共享精神,敢于消除思想上的顽疾,尊重居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谋划创新路径向居民群众问计,落实创新举措靠居民群众参与,衡量创新成效由居民群众评判,就一定能创造社区治理新局面,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第二篇

2. 浙江卷:

(标题一)顺应时代之变 释放浙江制造新动能

(标题二)顺时代之变 赢浙江制造业新机遇

花木君

传统制造业是浙江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经济发展之基、富民之源。
但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新冠疫情带来的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及自身所面临的素质性、结构性矛盾等问题,浙江传统制造业迈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和阵痛期。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只有正视时代之变化,顺应新时代的新挑战、新要求,才能持续释放浙江制造新动能,助推浙江新发展。

应人民需要之变,迎浙江制造新机遇。
传统制造业的重要价值之一在于为人民的衣食住行提供产品,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人民对制造业产品的需求一方面愈发旺盛,另一方面对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简单的模仿型、排浪式的低端产品已经逐渐被市场所淘汰。
诚如某知名制造企业抓住了新世纪以来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的契机,通过快速模仿、强大的销售网络而快速崛起,但终因缺少核心产品及知识产权意识薄弱而陷入了快速衰退的泥潭,最终被市场所抛弃。
浙江制造只有意识到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已经由生存性消费向发展型消费升级,由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升级,由传统消费向新型消费升级的重要变化,主动革新产品理念,优化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才能适应消费升级的新趋势,增强供给的有效性,迎来发展的新机遇。

顺自身矛盾之变,开浙江制造新天地(三四段内容任选一段即可)。
无论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工业化发展阶段,还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出口高增长阶段,浙江传统制造业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但随着人口红利的式微,浙江制造“多而不精”“大而不强”的矛盾也愈发凸显,据相关统计测算,全省10个重点传统制造业用47%的工业用地、73%的能耗、85%的排放、43%的用工,贡献了43%的工业增加值和40%的税收,投入产出效益总体偏低。
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发展经历表明,放松对制造业发展的坚持将容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传统产业并不是落后产业、夕阳产业,落后的是产品,是技术,是发展理念。
宁波C公司的发展已经证明,任何传统产业只要加上知识和技术,都可以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密集型产业。
浙江制造只要正视自身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主动借鉴成功经验、拥抱科技革命,把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大数据等新时代信息技术的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地输入体内,就能在一轮轮产品迭代的基础上保持强健体魄,变传统的粗放型增长为集约型增长,变传统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乃至成为全球同行的领跑企业。

顺时代形势之变,创浙江制造新招牌(三四段内容任选一段即可)。
浙江传统制造业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大发展大繁荣,影响力、竞争力不断提升,但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基本国情的内涵不断发生变化。
新冠疫情的爆发更对浙江制造业带来了极大冲击和挑战,但危机中潜藏着新发展的机遇。
如抗疫之初,浙江医用外壳口罩、防护服产量基本为零,紧要关头以金华H机器人科技公司为代表的企业冲在了第一线,15天内帮助5家口罩企业将产能提升20倍,这既是浙江智能制造企业的力量,更彰显了浙江制造之变。
只有充分认识到客观实际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研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每个阶段呈现出来的新特点、新变化,与时代同频共振,浙江制造才能在一次次充满不确定性的危机到来时转危为安,甚至逆风高飞。
相反,如果守着已有的成绩沾沾自喜,对时代的形势变化视若不见,不能快速应对危机,不仅会葬送浙江制造已有的优势,且会错失在新时代的新机遇中将浙江制造打造成新招牌的机遇。

“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
”面对浙江制造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只有主动出击,不畏惧、不退缩,迎难而上、乘风破浪,向创新要动力、向转型要出路、向品质要效益,才能走出一条浙江制造由大而强的转型发展之路。

花木君结语

以上内容来源于对“考生回忆”的整理

具体请以实际考试为准

文章写作采用了最常用的架构、方法

虽然有“呆板”“结构性”过强等弊端

但能提供一种应试结构性的参考

尤其是材料运用等方面可学习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会继续搜集和整理省考申论真题

在完成相应解析后更新到VIP题库

8月22日考试的伙伴顶住

你们就要赢了!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