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召唤人才“回营”(人才乡村书画召唤河南日报)

河南日报客户端 李虎成 赵同增 通讯员 余晓建

新乡县有个大召营镇,大召营镇有个大召营村,村里有个“书画文化产业创建办公室”。
12月5日,办公室副主任王建中,一大早就去3户“联系户”走访,接着又来到书画民宿建设现场查看施工进度,回到村委大院后立即和干部村民商议产业发展的细节问题,一上午忙得马不停蹄。

眼前的王建中穿的是“接地气”的家居棉服,说的是家长里短的琐碎事,代步工具是辆“小电驴”,看上去和普通村民毫无二致。
很难想象几年前,他在省会郑州天天西装革履出入高端商务场所,谈笑间签下百万元大单,时时有掌声鲜花香槟相伴。

大力召唤人才“回营”(人才乡村书画召唤河南日报)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村里到底给‘王总’开了多高的‘价码’,让他愿意在生意最好的时候回到老家当农民?”面对好奇的提问,大召营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姜磊笑道,王建中是被他用三句话“哄”回来的。

村支书三句话“哄”回了王建中

时光回溯到2015年年初,彼时刚满35岁的王建中意气风发。

他创办5年的展览展示公司发展态势良好,设计诺基亚河南区商业空间,布置多个大型会展的城市展厅,参与淮阳太昊陵、济源王屋山等景区的民俗场馆设计……靠着一系列过硬的作品,王建中迅速成为省内商业陈列展览设计界的一颗“新星”,在“圈里”打响了名号。

“公司年产值稳定在5000万元以上,我个人年收入在百万元左右。
”王建中说,当时团队兵强马壮,订单纷至沓来,客户好评如潮,他和合伙人对公司的未来充满憧憬,都制定好了第二个“五年计划”。
就在这时,刚刚当选为村党支部(2020年升格为党委)书记的姜磊,专程从百公里之外的大召营村前来“拜访”。
二人的这一次会面,从此改变了王建中的事业轨迹。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大召营村虽然规模不大,却有着丰富的书画文化资源,先后走出了王金岭、张东云、崔来州、王珠珠等书画名家,一个村就有多位国家级画家,很多村民闲来也爱写写画画。

投资近千万元的“金岭美术馆”,展览了150余幅当代名家书画作品,已成为新乡书画艺术的地标性建筑。
图为著名画家鲁慕迅先生(前左)与齐辛民(前右)参观美术馆并留下墨宝。
王建中供图

基于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经多次调研、深入论证并赢得群众的充分认可支持后,大召营村决定大力发展书画文化产业。
姜磊几番考察,相中了同时具备书画鉴赏、艺术设计、管理协调等能力的王建中,决定亲自出马邀他回村担任“操盘手”。

“如果拉长书画文化产业链条,市场规模保守估算也有好几个亿!
潜力巨大、‘钱’景美好,事关咱村长远大计!
”姜磊开门见山,把村里调研论证的情况一一说明,向王建中展示回村发展的美好蓝图。

“项目发展相关事宜,我们全力支持!
你为村里做贡献,村里绝不让你受委屈!
”姜磊向王建中郑重保证。

看王建中还在犹豫,姜磊放出“大招”:“你大伯(著名画家王金岭先生)已经回村建美术馆,总不能让他老人家亲自上阵干活吧?走吧,建中,父老乡亲需要你,咱村的发展需要你!

三句话打出“事业牌”“环境牌”“感情牌”,说得王建中既动心又动情,当场决定暂时把公司的运营交给合伙人,自己跟着姜磊回村试试“当农民”。

王建中三步棋盘活了大召营村

让王建中没想到的是,他这“一试”就再也舍不得回去了。

王建中自幼得到伯父王金岭指点,深受其艺术见解、艺术理念的熏陶,本就对书画艺术十分热衷。
而从无到有打造书画文化产业链,让从事多年的商业陈列展览设计专业有了更多的施展空间,王建中越干越有味、越干越有劲。

久违的乡音、乡情,守着父母共享天伦的亲情,让王建中沉醉其中。

姜磊本人也曾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为了村子发展,他把自己的生意放到一旁。
姜磊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也深深感染着王建中。

2018年,王建中与合伙人正式“分家”,脱离了原公司,腾出精力全方位参与到大召营村的建设中来。
尽管其个人收入大幅度减少,但王建中说“一点都不后悔”。
在他和姜磊等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大召营村这7年多走好三步“棋”,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姜磊(右)与王建中(左二)等人在现场讨论大召营村整体提升方案,谋划书画文化产业发展。
赵同增摄

第一步,建成投资近千万元的“金岭美术馆”。
2019年10月25日,在王金岭先生去世两周年之际,金岭美术馆正式揭牌。
该馆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展览150余幅当代名家书画作品,已成为新乡书画艺术的地标性建筑。
3年多来,金岭美术馆承办国家级、省级大型书画展10余场,接待游客10余万人,其中专业级书画家万余人。

第二步,与省花鸟画研究会、新乡市美术家协会深入合作,利用村里的旧坑塘、废弃老宅打造书画家写生创作基地和“金岭画家部落”,已吸引花鸟画“中原八家”之一的李德君等10余位省内知名书画家入驻。

第三步,对全村进行整体提升改造,建设书画民宿康养项目。
现已建成高端品牌民宿4家、特色画家民宿11家,还有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郭仲隗纪念馆、书画艺术街、馨香书坊等,整个村子面貌焕然一新。

三步“棋”走下来,大召营村处处有景赏心悦目,文人墨客“扎堆”汇聚,充满了浓浓的文化气息。
2020年9月,该村被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称号;2021年,被省爱卫会命名为“河南省健康村庄”;12月初,被认定为全省首批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

【1+1】

用好“三类”人才 走好振兴之路

河南日报客户端 李虎成 赵同增 通讯员 余晓建

新乡县委书记祝显成多次到大召营村走访调研,对王建中回乡创业十分赞赏,叮嘱姜磊继续抓住人才这个“关键”,用好三类人才,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

“第一类,是本土人才,主要指基层党员干部。
”祝显成说,一定要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营造激情似火的干事氛围,用好服务创造好环境,为农村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二类,是像王建中这样,愿意返乡创业的外出能人。
”祝显成说,这些人才大多学历高、能力强,在外打拼多年见多识广、思维活跃,有着丰富的创业经验和经营资源,还有着造福家乡的强烈意愿,值得珍惜和善待。

大召营村移步换景赏心悦目,文人墨客“扎堆”汇聚,充满了浓浓的文化气息。
王建中供图

“第三类,是优秀的专业人才。
”像李德君等引进入驻的书画名家,需要的是安静优良的创作环境,是能够激发创作热情的鲜活素材,是高规格的展示交流平台……有了这些,他们就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好作品。

有了祝显成的肯定支持,姜磊开始全力推进三类人才“振兴计划”: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开展党员干部“大练兵”,村“两委”战斗力大幅提升;从上海、深圳等地“召回”姜浩然、张鹏、杨翔鹏等青年企业家,在村里掀起了一股创业热潮,还吸引了上海运营专家张莞若团队的强力加盟;来自大河美术报社、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等单位的专业人士,频频为大召营村书画文化产业献计献策……

“有人才就有未来,有人才就有底气。
”姜磊说,作为河南书画文创消费场景体验基地,大召营村将书画产业与农业、旅游、康养、研学等产业深度融合,有信心建成中原地区最大的书画文创成果转化基地。
村里计划3年到5年内投资25亿元以上,5年后基地年营业收入预计达36亿元,可带动2万余人就近就业,成为新乡县县域经济的新动力、新引擎。

【新观短评】

听,乡村在召唤

□新观

曾经,“进城”是时尚;如今,“返乡”是潮流。

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城市就业机会多、福利待遇好、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优……都对人才产生巨大的“虹吸效应”,吸引大量乡村劳力和优秀人才离乡进城,导致乡村出现“空心化”和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素质偏低、老龄化严重等问题。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力实施,党和政府建立健全扶持政策和制度,资源配置、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等不断向农业农村倾斜,我们熟悉的乡村正在摆脱数千年来贫穷落后的面貌。
如今的乡村是一片充满希望和机遇的田野,是创业兴业的热土。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
听,乡村在召唤,时代在召唤,召唤更多的人才回乡、下乡创业。

为促使农村人才回流,近年来,新乡市采取政策助才、经济引才、文化育才、情感留才和环境吸才等多项措施,让更多人才愿意返乡就业创业。

去年9月,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河南省乡村人才振兴五年行动计划》,健全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强化人才振兴保障措施,立足乡村产业链、技术链构建乡村振兴人才链,促进各类人才向县、乡、村有序流动。

我们相信,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像王建中一样,用实际行动回应乡村的召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