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结果导向的不闻不问,会让创业孵化服务行业成为忽悠者零成本的驰骋舞台。
2、体制内辞职的创始人们,最易犯的错恰恰就是他们最显著的优势部分。集中体现在:过于依赖政府政策支持,失去培育市场竞争力的最佳机遇期。
3、时势,要么造就英雄,要么加速淘汰落伍者,这里面既没有中间商和骑墙者,也没有配角和备胎。

4、所有支持孵化器的政策,其核心都是补贴孵化器在服务创业者、初创企业的市场回报缺失。
5、政府政策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已经从顶层源头开始扼制这种逃离服务创业者前沿阵地的“逃兵”。
6、孵化器只有去挣创业者的钱,才会真正把创业者当成客户或服务对象,才会真正琢磨创业者的长处短板。
7、当分享价值成为可能,孵化人便和创业者结成了真正的利益共同体。不但彼此相互依存,而且互为支撑不可或缺。
8、每个孵化人都应回答这个灵魂拷问——孵化人凭什么让优秀创业者愿意和你互相帮助支持,结成利益共同体,一起获得未来。
9、作为创新型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安排,孵化器需要在保持自身造血功能的前提下,完成政府政策针对市场失灵部分的有效投入和调控。
10、是否有毕业企业?有多少家毕业企业?直截了当、干净利落地体现了孵化器的孵化服务能力、态度和建设水平。
11、二房东做久了,孵化器所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就剩了对接招商平台、租金性价比、地段位置分析、装修提高容积率等。
12、强大的孵化能力,意味着高水平的孵化服务团队,鲜明的垂直产业链生态,天使期的持股投资资本。
13、孵化器的产品很特殊,是优秀的创业者和创业企业。
14、创新型经济均以生态为特征,由产业链集聚逐渐形成的生态圈,将成为最鲜明的经济业态。
15、孵化器对产业的选择,最为重要的条件是载体所在区域的产业背景,背景企业集聚状况和资源条件。
16、好企业从来不缺,缺的是发现的眼光和黏住的能力。
17、想要形成真正的价值输出和拷贝,离不开专业化形成的产业链和持股孵化形成的资本链。
18、在孵化的全过程中,体制内和民营孵化力量,不但形成互补效应,而且彼此合作应多于竞争。
19、标杆、高质量孵化器建设培育,无非就是重新把孵化器放到了孵化的本质上。
20、想从根本上解决体制内孵化器的症结问题,恐怕必须优先解决孵化人的激励机制,再建立孵化人的容错机制。
21、孵化器改革的方向就是走向市场,走近市场,融入市场。
22、优秀的孵化器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刚性条件,孵化器必须是优势资源的集聚平台和输送通道。
23、孵化是政府政策的前沿阵地,前沿阵地必须努力前移前挪,靠近自己的服务对象 :创业者和初创企业。
24、真正优秀的创业者和企业,不会跟着租金便宜走,也不会跟着免费培训走。
25、几乎所有的资源整合,都产生于彼此的匹配和合作共赢,产生于互相创造价值并分享价值。
26、不论是陪伴初创企业进入产业生态,还是和大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建设产业生态,孵化人都在让自己成为产业生态中的一员。
27、当我们讨论孵化器的高质量发展时,一定要承认过去、现在的孵化器建设质量不高,仍然徘徊在低质量区间。
28、专业孵化的方法都心知肚明,难的是克服投机取巧心理,真正脚踏实地地努力。
29、一个载体一个团队,从开始做天使投资开始,从精神面貌,到关注企业的眼光视角,到服务企业的动作,都会发生根本改变。
30、孵化器必须以专业孵化和增值服务为基础,才可以考虑开展天使投资。
31、天使投资自始至终都必须坚守种子期、天使轮,如同孵化器必须坚守成果转化、创业项目孕育和初创企业一样。
32、反思导师工作中的许多问题,会发现目前整个社会环境缺乏企业家精神,才是主因。
33、寻觅导师的最佳方式,应该是沿着孵化器的毕业企业寻找。
34、通过项目孵化进入的在孵企业,不但通过孵化建立了信任和感情,而且在孵化中彼此互相帮扶,知根知底。
35、只要服务能产生价值,就一定可以通过分享价值来形成协会的造血功能,保持协会的服务水平能力不断提高,从而完善协会的核心竞争力。
36、大中小融通的阻力肯定来自大企业缺乏动力或积极性。因此,孵化器应深度研究大企业需求,瞄准大企业软肋,找到彼此合作契机。
37、众创孵化载体集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集聚创业者和创业企业。所以,载体的集聚才必须讲究产业生态属性。
38、缺乏产业特征和生态特点的园区,无法有效集聚资源,形成核心竞争力。“散”必乱,“乱”必差,“差”必败。
39、当我们谈如何才能高质量发展时,真正要面对的,其实是回头把原本没有做好的事,回头重新认真去做好。
40、孵化器的大赛应该小而精,符合自己的专业方向,把大赛的过程做成孵化服务、孕育项目的场景。
41、真正优秀的孵化人,是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合作更多比自己优秀的人,从而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42、整个中国经济面临的高质量发展,必然导致孵化器别无选择地高质量发展。
43、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或核心,本质上就是商业模式的不断完善和面对市场的不断创新。
44、无资源无孵化,孵化早已经不是凭一己之力可以做好的事情,需要各种各样人才、资源的强强联合。
45、基于服务能力产生的价值服务,服务价值的创造和分享,是孵化器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46、对大企业而言,最优选择是同最优秀的孵化器合作。这种合作不是所谓的第三方运营,而是大企业躬身入局,让技术成果、创业人才及市场积极开放,主动对接市场孵化力量。
47、孵化器必须长在与孵化服务对象、企业、创业者相关的企业、资源聚集地。
48、一个公司或机构赚什么钱,体现了这个公司或机构的品质或成色。
49、孵化器的多与少,建设质量的优与劣,成了衡量城市区域经济质量的晴雨表。
50、孵化器主管部门的变动,会加速孵化器和产业的融合,在一个统一的产业体系中,大中小企业和孵化器既有利于分工,更有利于合作,最终融合融通发展。
欢迎使用微信小程序“范书摊”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