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坚克难“义”不容辞——国网巩义市供电公司防汛抢险灾后重建纪实(供电抢修防汛抢险公司)

7月17日至22日,河南持续遭遇强降雨天气,防汛形势十分严峻。
7月19日,巩义地区连降暴雨,20日单日降水量342.9毫米,两日最大降水量达737.6毫米,22日再次刷新到890.5毫米!
无情的雨水冲毁了良田、道路,肆虐的泥水瞬间侵袭了杆塔、变压器,供电线路纷纷告急。
巩义电网因灾避险停运或受损的11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线路4条、10千伏线路113条,受损停电的变压器1818台、歪杆倒杆断杆7052基,大量低压线路、表箱电表等供电设备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国网巩义市供电公司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快速反应、周密部署,成立以总经理杨鲲鹏任总指挥、党委书记孙明浩为政委的防汛抢险战时指挥部,下设9个供电抢修中心和安全、物资、后勤保障、综合协调4个专业组,统筹防汛抢险队伍、救援装备、物资及车辆,明确“保电网、保重点部位、保民生”的应急处置方针,连夜开展应急处置、统筹调度工作,全面打响防汛应急保电主动战、保卫战,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抢险保供电和灾后重建工作。

与险情较量,和时间赛跑,截止8月4日,受损停运的1818个配电台区除少量设备损毁严重外,恢复率达99%以上。
从千疮百孔、满目疮痍到勠力同心、破茧成蝶,十余天的时间转瞬即逝,一条条划出完美弧度的电力线路,一扇扇透向宁静乡村的万家灯火,洪水冲毁的供电设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治愈。
国网巩义市供电公司以实际行动筑起了电力人抗洪救灾的铜墙铁壁,交出了一份防汛救灾保供电的优异答卷,见证着电力人“不惧风险送光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搏奋战,更彰显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初心本色。

“巩”坚克难“义”不容辞——国网巩义市供电公司防汛抢险灾后重建纪实(供电抢修防汛抢险公司)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公司迅速部署 抢修刻不容缓

面对突发的汛情,国网巩义市供电公司立即启动应急响应,上下齐心、精心研判、科学指挥,抢险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展开。

时间倒回7月19日。
倾盆的暴雨里,“想给孩子打个电话告个平安,不管到哪都没有信号,真是急死人了!
”暴雨导致米河镇多处房屋倒塌,许多深处灾区的群众无处可去;供电、供水全部中断,停电造成信号中断、照明受阻,饮用水成为灾区人民急需解决的问题;39座桥中33座被冲毁,运送生活物资的救援车辆难以进入;电讯基站倒塌断电,饥肠辘辘的群众与外界失去联系,倍增焦虑。

7月20日,巩义市副市长景秀香、国网郑州供电公司副总经理辛忠良到国网巩义市供电公司进行防汛调研指导,交流分析后国网巩义市供电公司总经理杨鲲鹏、党委书记孙明浩及领导班子成员立即分组前往各乡镇部署电力设施受灾抢修工作并与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进行沟通交流,成立紧急供电抢修指挥部,安排指挥供电抢修。

“汛情就是命令!
救灾就是责任!
”国网巩义市供电公司迅速反应,落实巩义市委市政府灾后恢复安排,第一时间组织电力抢修队伍奔赴第一线,面对洪水逆流而上,前往重要电力场所开展抢修全面,高效形成防汛抢险千人会战工作合力,最大限度推进抢修进度。
途中多处要道塌方,抢修人员克服道路不通、通讯不畅、路面积水、倒树塌方等重重苦难,扛着器械步行前往,淌过无数的积水,跨过无数的泥泞,到达现场后又马不停蹄地迅速分组,摸排统计受损情况。

应急响应,上下齐心。
国网巩义市供电公司迅速进入战时状态,7月21日凌晨,公司副总经理杜道强亲自带领47人的抢修队伍抵达米河,成立第一个供电抢修中心,第一时间开展米河镇政府抢修复电工作,经过近十小时的不间断奋战,当晚即完成了米河镇政府恢复供电,为政府防汛救灾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电力保障。

在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市供电公司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在巩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国网巩义市供电公司严格落实防汛责任,严把抢修施工现场安全关,每支抢修队伍配备经验丰富的专职安全监察员,全天候轮巡各个施工作业面,按照“水进、人退、电停;水退、人进、电通”的要求,对部分设备开展送电工作。
经过电力人不眠不休连续鏖战,暂时能恢复的线路已全部紧急恢复送电,亮起久违的“光”!
抢修人员拖着“注了铅”一样的双脚回到供电抢修指挥部,随时等待下一步进展......

“我是党员我先上。
”在这场防汛抢险保电大战中,为加快抢修进度,公司坚持党建引领,设立1个临时党总支,9个临时党支部;成立了16支“焦裕禄共产党员服务队”。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鲜红的党旗始终在防汛救灾保供电一线高高飘扬!

多方齐心作战 携手共度难关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和河南省电力公司的统一部署安排,23日,国网宁夏电力、国网湖北电力、国网四川电力等首批驰援河南巩义的队伍携带9辆应急发电车抵达巩义市,与国网巩义市供电公司共同携手开展灾后电力重建,为受损严重地方提供电力保障。
随后,河北、湖北、宁夏、商丘、三门峡公司等前来支援的电力抢修人员及93辆车辆也集结巩义,奔赴抢修第一线,全力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灾后重建战斗中。
在国网巩义市供电公司统一调度下,来自全省乃至全国各地的兄弟单位支援人员以及社会支援人员,最多时每天出动各类人员达2147人,他们协同作战,全面高效形成灾后重建工作合力,最大限度推进抢修进度。
据不完全统计,在巩义的这场抢险保电大会战中,共调配抢修车辆185辆,高空作业车等4类特种车辆47辆,多方筹措协调高低压线缆、水泥线杆、变压器以及柱上开关、配电箱、台架金具等各类物资。

科技助力灾后重建。
通过无人机巡线,有效解决道路不通、人员无法到达的区域设备巡视问题;利用无人机放线,大大降低了电力线路工程作业时间;加装现场布控球,确保大型作业安全管控到位;采用卫星电话指挥,缓解灾后初期通讯不畅通的问题;紧急试点使用复合型电杆,解决个别地区道路不通机械匮乏的问题,极大地提升了施工效率。

灾后重建现场,一盘盘沉重的电缆线压的抢修人员喘不过气,但他们仍目光如炬坚定地注视着前方。
附近村民纷纷自愿加入到抢修队伍中,无论男女老少,一个接着一个排成一条“巨龙”,扛起电缆线,为尽早恢复供电贡献力量!

抢修恢复送电 群众喜笑颜开

抢修队伍深入城市小区、变电站、乡村,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抢修送电。
国网巩义市供电公司依据各乡镇受灾情况,制定每日施工计划表,动态调整抢险施工人员,先期完成抢修任务的队伍立即调整支援受灾严重乡镇。

“水厂恢复送电!
卫生院恢复供电!
明月小区恢复送电!
......”

石板沟泵站担负巩义市东区居民用水重任,7月20日,洪水冲进地势低洼的石板沟村,泵站供电线路全部受损,倒杆断线严重。
21日下午14时,国网巩义市供电公司副总经理闫庆方带领39人的抢修队伍突进至线路受损地带,经过七个小时的连续奋战,21日18时55分,泵站主供线路送电成功。
19时,泵站恢复供电,为民生吃水提供电力保障。

“来电啦,来电啦!
”7月25日晚,米河镇地标高杆灯重新点亮,被黑暗笼罩的米河大地上重新亮起久违的光。
而这道道温暖人心的光,源自于电力人身上迸发的强大力量。
据了解,重灾区米河镇灾情发生后,国网巩义市供电公司与支援的宁夏电力公司、商丘供电公司等单位,在第一时间奔赴米河,仅米河镇一地的抗险保电,就安排了15个抢修队,抢修人员231人、抢修车辆34台,四天三夜的奋战,共抢修10千伏、0.4千伏及下户线近100千米、安装线杆357根。

26日凌晨,巩义15个镇区全部恢复供电,商户逐渐开始营业,沉寂多日的街道逐渐焕发新的生机。

26日晚,巩义113条10千伏线路全部恢复运行。

27日傍晚,米河镇小里河变10千伏里鑫线全线路恢复供电,线路所带的1800余户居民恢复正常用电......

“10千伏里草线已抢修完毕,现场安全措施已拆除,人员已撤离,申请送电。

7月31日22时52分随着调度员下达开关合闸的指令后,赵岭村在漆黑的夜色中重新点亮了光明。
实现了巩义的全部行政村通电,标志着电力抢修攻坚战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旗帜领航,党员带头,党员同志们充分发挥“特别负责任、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电网铁军精神,无私奉献、奋勇争先。
鲁庄供电所副所长吕红均身先士卒,以身作则,连续19天坚守抢修一线,因劳累过度、突发疾病牺倒在了工作岗位上,用生命诠释了忠诚与担当;运维检修部任红光在大水淹没的公交车上奋力敲碎车窗,顾不上受伤的手臂,救出10余人,群众平安转移后悄然离开,独自徒步三公里到医院处理伤口,缝了20多针;新中供电所刘巾奇不顾个人安危,将群众转移到安置点后,看了一眼被大水冲回的家后默默地转身投入到供电抢修的工作中......

上下同欲、勠力同心,全公司“一盘棋”“一股绳”协同作战,发挥优势、凝聚合力,为打赢抗洪抢险保供电战役提供有力支撑。
灾后重建中,国网巩义市供电公司明确目标、理顺思路,为巩义的抢险抢修工作提供了依据。
与此同时,国网巩义市供电公司还把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融入灾后重建中,积极协助企业客户开展自身用电设备修复工作,最短的时间内恢复用户正常供电,为受灾企业配置专属客户经理,收集解决客户诉求,全面开展灾后企业安全用电检查,及时消除设备安全隐患,积极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下一步,国网巩义市供电公司还将根据此次灾后重建工作安排,认真梳理优化供电方案,提高配电网规划设计施工标准。
目前已梳理规划储备项目89项,计划投入6200万元,进一步完善巩义电网主网架,提升巩义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编辑:陈浩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