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从2016年底,中山花木市场逐渐复苏回暖,交易开始活跃,花木产业走出低谷,价销两回升,专家建议不能过分乐观和盲目发展。
宽阔的沙古公路上,道路两旁的袋苗、灌木、乔木、盆景等映入眼帘,向过往的人们展示着中山市苗木产业蓬勃发展的景象。

据不完全统计,中山市目前有花木人和园林人共计8万多人,市场规模的壮大和竞争的加剧使土地租金不断上涨,从最初每亩几百元上涨到1万多元,2014年前后甚至达到了每亩2万元的高价。高昂的土地租金、不断上升的人工成本加上市场低迷,让不少苗农陷入了困境。
基地外拓,破解种植瓶颈
种植基地外拓是苗农解决出路的有效方法。虽然舍近求远会导致运输成本、管理成本增加,但相对低廉的租金还是具有很大优势。
横栏苗农梁申华2010年刚入行做花卉苗木培植时,在横栏有4个种植基地,但总面积只有100多亩,为了扩大种植面积,2012 年在江门台山租下了几百亩土地,租金价格每亩每年仅为200多元,尝到甜头后的他不断增加种植面积,目前在台山的种植基地达到1100亩。
据悉,我市古镇、横栏和小榄三地苗农在江门、珠海等地承包的花木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土地瓶颈的破解使我市花木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市场回暖,苗农重拾信心
2010年前后,花木产业迎来发展高峰,那个时期每亩种植高达十几万元的利润,尽管土地租金高,收入仍十分可观。2012年后,行业风向转变,行情衰退,尤其是2014 年至2016年,市场跌到了谷底。而从2016年底,市场逐渐复苏回暖,交易开始活跃,苗农也恢复对行业的热情和信心。
广东省花卉协会秘书长、博士吕复兵表示,中山市的花木产业起步较早,发展较迅速,诞生了横栏和古镇两个中国花木之乡,尤其是地被植物和行道树,因品种多、种植户多,选择余地大,华南地区60%以上的工程都要从中山市场采购花木,随着土地瓶颈的破解,未来发展空间更广。
广州市园林科学研究所高级经济师张乔松认为,中山及广东花木目前呈现种植面积趋于稳定、各类花卉发展较均衡的特点,但品种对外依存度仍然较高,产品品质以及专业化、标准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市场虽呈回暖趋势,但不容过分乐观,要避免盲目性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 / 分析师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