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思想驱动,激活红色引擎。打造“红色课堂”,筑牢政治思想根基。依托肇州县六烈士陵园、龙江工委遗址等红色资源,组织干警参观祭扫,把肇州“红色基因”融入党建工作。《党建业务“一体化”政治办案“双丰收”》经验被评为全省基层检察院建设优秀案(事)例。打造“实训课堂”,提升攻坚克难能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通过“青年干警上讲台、检察官教检察官、同堂业务培训”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到院授课37次。选派15名干警赴北京、海南、福建等地岗位实训,推动“教、学、练、战”全链条发力。采取“订单式、传导式、滴灌式”培训,“手把手”培养干警25名。打造“云端课堂”,巩固深化培训质效。依托线上平台深入学习、推动党的先进理论入脑入心。深化党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学习教育,分享心得感悟152篇。
二、创新目标驱动,扛起红色旗帜。旗帜鲜明,做争先晋位的先锋党员。运用“干警综合素能评价”晾晒成绩,对标先进、激发后进。获评2019-2023年全省政法系统先进集体、全省检察系统先进基层院、全省文明单位标兵。担当靠前,做主动作为的先锋党员。采取“重点包联、定制服务”举措,建立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机制12个。发挥先锋党员作用,对接包联17家重点企业,解答法律专业问题43个。服务靠前,做心系群众的先锋党员。深化党小组与办案组融合,按照“一名先锋党员+N名党员业务骨干”模式组建办案团队。在诉讼服务大厅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干警亮身份、亮承诺、亮服务,帮助86名农民工追讨“血汗钱”210余万元。办理的国土领域非诉执行案获评最高检行政检察百优类案;办理的涉农领域废旧农膜回收案被最高检评为黑土地保护典型案例,一起危险驾驶案获评最高检典型案例。
三、创新实践驱动,注入红色动能。突出“做”字为先,坚持用实绩检验。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主动联合县妇联等7部门建立“1+N”线索移送机制,5年来救助37人,发放救助金70余万元。突出“干”字为重,坚持用实效证明。开展“法治进校园”巡讲25次,制发《督促监护令》16份,把守护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落到实处。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38份,跟踪整改问题65个,向安全生产领域下发的检察建议经验被《检察日报》发布。突出“实”字为要,坚持用作风锤炼。以党支部活动为载体,以党小组为前沿阵地创新实践驱动,注入红色动能。1人被最高检表彰,4人被评为省、市院先进个人,未检团队被市妇联授予“三八红旗集体”荣誉,2次被市院评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
四、创新文化驱动,引领红色匠心。树牢“媒体+宣传”并驱理念。在《检察日报》等国家级、省级媒体刊发稿件97篇。形成领导干部调研成果12篇,岗位最佳实践成果65个,5项检察工作经验被最高检、省院推广转发。与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4个案例入选最高检、省院典型案例。激发“培根+铸魂”双轨效能。发挥党员先锋导向,做到“向我看、跟我干、让我来”,实现“培根+铸魂”双轮驱动。大力宣传本院3名检察官先进事迹,积极营造崇尚先进、争当模范氛围。拍摄微电影《青春警戒线》、原创音乐MV《童年的纸飞机》荣获龙江法治文化基层行短视频创作大赛等奖项。助推“引领+塑造”两翼发力。打造“室、窗、廊、墙”文化阵地,构筑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红色风景线”。组织党员干警在“7.1”“12.4”等时间节点举行“向党旗宣誓、向宪法宣誓”活动,树牢“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理念,努力以新的检察业绩展现党旗引航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