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琴等
2021 年我国葡萄种植面积达701km 2 ,葡萄产量及鲜食量均居全球第 1,年消费量基本保持在 1 ×10 7 t。由于“三新技术”的推广,葡萄种植的经济效益逐年增高。为扩大西南地区优质葡萄品种丰富度,2018 年从江苏引进葡萄新品种“黑美人”,该品种由江苏省张家港市神园葡萄科技有限公司筛选培育,2013 年通过江苏省茶花果品种鉴定专业委员会审定 。经过四川省农科院 5 年的引种栽植试验,总结出一套符合四川盆地自然气候条件的丰产栽培技术。
1 引种地基本情况

试验园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公议乡,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夏长,雨量充沛,日照偏少,无霜期较长。年平均气温 16. 1℃,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994. 9h,年平均降雨量1011.3mm,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87.6kcal/cm 2,大于 0℃ 的平均年积温 5870. 2℃,年平均无霜期282d。主要灾害性天气为连续性阴雨、洪涝、干旱、寒潮、霜冻等。
2 建园
2. 1 选址
建园选址在地势开阔、无遮挡物的平坦地区。园区土壤选择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土或者壤土,最佳 pH 为6 ~7. 5 的土壤,在酸性过强(pH <4)的土壤中容易出现生长不良,在碱性过强(pH >8. 3)的土壤中叶片会出现发黄情况,因此土壤过酸或者过碱均需在建园时进行土壤改良。
2. 2 避雨栽培设施
四川盆地雨水多、湿度大,而“黑美人”果皮薄,如果实成熟期遇汛期会产生大量裂果现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而在建园过程中,保障园区内的温度、湿度适宜是葡萄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故首先要考虑避雨栽培。避雨栽培设施可选择简易钢架大棚或标准化连栋钢架大棚,为提升棚内的空气流通度及阳光照射度,棚顶要选择透光率高、耐腐蚀的薄膜。在设计大棚顶部的拱形顶膜时两边可增加自动伸缩设计及棚顶排水设计,天气晴朗时能增加棚内光照直射及通风透气性,雨天时可使顶膜全关闭实现避雨栽培,并排走雨水避免园区积水。
3 引种表现
3. 1 植物学特征
嫩梢及幼叶均为黄绿色。成龄叶五角形,5 裂,深绿色,叶中脉长 16. 6cm,宽 22. 2cm,叶柄长18. 4cm,节间长 13cm。两性花。
3. 2 经济性状
果穗为自然分枝状,长圆锥形,平均穗重 565g,穗长 21cm,穗宽 11. 8cm. 果粒紫黑色,长椭圆形,稍稀疏,平均粒重 10. 4g。果皮易撕,较薄,果粉厚。果肉偏软,汁水多,风味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 ~24%。种子多为 1 ~ 3 粒。果穗挂树时间可达 35d 以上,最长可达 45d。
3. 3 物候期
该品种在成都地区 3 月下旬萌芽,4 月上旬开花,7 月上旬开始着色,8 月上中旬成熟。如遇个别极端天气会对浆果成熟期产生影响。如 2022 年 7月上旬至 8 月底持续高温天气影响下,浆果成熟期提前至 8 月 1 日。
4 栽培技术要点
4. 1 苗木定植
定植前进行全园深翻改土,每 0. 67hm 2 准备腐熟有机肥 5000 ~6000kg,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均匀撒施有机肥,用拖拉机进行全园深翻耕,深度在 50cm左右,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匀。土壤改良需在定植前 1 个月完成。定植前适当修剪苗木过长根和伤根,留适量长 10 ~ 15cm 的须根,并用生根剂浸根10min,如定植苗木为嫁接苗,则须将嫁接口外的塑料膜去除。按株距挖深度和直径为 30cm 的定植穴,定植时使苗木根系在穴中自然舒展,栽植深度以苗木根颈部或嫁接口高出地面 3 ~ 5cm 为宜,尽量回填细土,并用手轻轻提苗,分层压实定植土,定植完成后浇透水并覆盖地膜。
4. 2 幼树整形
葡萄架式采用 H 型架,株距 4m。幼苗新梢生长高度至 15 ~20cm 时,保留一个粗壮梢,抹去其它新梢,插好竹竿及时引缚绑蔓,保障主干直立生长。主干长至 1. 6m 时摘心,顶部留 2 个副梢沿垂直于行向的方向反向牵引,形成两个臂蔓,待臂蔓长到1. 5 ~1. 6m 时再摘心,留顶上 2 个副梢沿行向方向反向引缚,待长至 2m 时摘心。冬季直径 0. 5cm 以上的枝条保留芽,交叉处平剪,直径小于 0. 5cm 的枝条则回缩,第 2 年再重新整形 。
4. 3 肥水管理
4.3. 1 幼树肥水管理 幼苗头年以催苗为主,施肥原则是“少食多餐”,减少幼苗根系负担。定植苗木萌芽前为避免烧根应以保障水分为主,尽量不施或少施肥。幼苗开始萌芽后至产生木质部期间以每株10g 氮肥 + 适量中微量元素肥料 + 黄腐酸钾 1kg/667m 2 ,每 7 ~ 10d 施 1 次,黄腐酸钾可改善土壤质地。幼苗产生木质部后至 7 月初期,可增加施肥量,每株 30g 氮肥或高氮复合肥 + 适量中微量元素肥料+ 黄腐酸钾 1kg/667m 2 ,每 10d 左右施 1 次。7 ~ 9月以磷、钾肥为主,每株施 50g 高磷钾复合肥 + 适量中微量元素肥料 + 黄腐酸钾 1kg/667m 2 ,每 10d 左右施 1 次。10 月份后树苗开始落叶,后逐步进入休眠期,无需再施肥。
4.3. 2 成龄树肥水管理 开春至开花前为生长前期,要合理施肥灌水。前 1 ~2 次施肥要增施少量氮肥,促进春稍的增长,再加入微肥和速效肥。以 15d为周期施肥 1 次,土壤要保持干湿有度。开花后至果实成熟前 10d 左右为生长中期。要勤施肥、勤灌水,以 15d 为 1 个施肥周期。大量使用钾肥如磷酸二氢钾,同时施中微量元素肥料,并增施钙肥,充分补充葡萄在生长期的营养消耗和果皮与果肉生长不协调增加的裂口风险,防止裂果。果穗的成熟期为生长后期,要控水控肥,最好不施肥,适当补水,以利于增加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甜度,促进葡萄提早成熟。如遇叶片表面变黄情况,可增施钾肥+ 中微量元素肥 + 腐殖酸肥。果实采摘后 7d 内,施平衡复合肥 5 ~10kg/667m 2 ,补充树体营养,恢复树势,为来年萌芽、开花储存养分。9 ~10 月进行土壤的深翻松土,开挖 35 ~40cm 的施肥沟,每株施入有机肥和复合肥,改善土壤的内部环境,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促进根系生长。叶面肥可在果园喷施杀虫剂、杀菌剂时一并施用,选择促进叶片生长的叶面肥,如尿素、磷酸二氢钾等,起到苗木生长营养液补充的作用。
4. 4 花果管理
4. 4. 1 疏穗定产 现蕾到开花前,分批次进行疏穗。采用“壮 2 中 1 弱不留”的原则疏穗,即长势强壮的结果枝可选留 2 穗,长势中庸的结果枝留 1 穗,弱枝不留花序。
4. 4. 2 花穗管理 经过 4 年花期观察,“黑美人”葡萄在成都地区存在花期落花问题。因此,在开花初期要少疏或不疏花,并喷施保花保果剂,减少落花落果。
4. 4. 3 疏果整形 “黑美人”穗形较长,且因落花问题坐果率不高,因此疏果量不大,只需将果穗疏成单层果即可,每穗留果粒 60 ~70 颗。
4. 4. 4 套袋管理 在果实成熟前 30 ~40d 约 7 月上旬完成套袋,在果实成熟前 10 ~ 15d 将袋底部及一侧撕开并罩在果穗上,提升果穗着色率。
四川盆地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环境特点为云雾多、光照少,加之避雨设施栽培,造成葡萄生长在弱光环境中,可铺设反光膜可增加葡萄的采光度,增强光合作用,增加果实着色度,提升商品性。
4. 5 成龄树整形修剪
4. 5. 1 抹芽定梢 春季及时抹除副芽、隐芽,结果母蔓的每个芽眼保留 1 枝粗壮春梢作为当年结果枝,待结果枝条长出 15 ~ 16 片叶(应该分 3 次摘心)、长度约达 1. 6m 后可及时摘心,并及时抹去多余芽、梢,减少营养消耗及后期修剪量。
4.5. 2 冬季修剪 根据花芽分化的特点,选择枝蔓充分成熟、充实、髓部小、无病虫害的枝蔓作结果母蔓,母蔓每 15 ~18cm 保留 1 ~2 个芽眼。利用“长、中、短梢相结合,留近不留远、留强不留弱”的原则进行修剪。适时清园,及时带出剪下枝集中烧毁,杀灭越冬病虫源。
5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有穗轴褐枯病、灰霉病、蚜虫、绿盲蝽、蚧壳虫、斜纹夜蛾等。
5. 1 绿色物理防控
5.1. 1 色板引诱 很多害虫对黄色或蓝色具有趋向性,可使用蓝色和黄色粘虫板灭杀害虫。从春季葡萄嫩叶舒展后约 3 月开始,全园每 2m 2 悬挂粘虫板 1 张,虫满后及时更换。
5.1. 2 性信息素诱杀 通过释放雌虫性信息素,扰乱雄虫的识别能力,让雌虫无法产出正常受精卵,从而降低虫口密度。
5. 1. 3 杀虫灯诱杀 4 月份左右开始在园区内悬挂杀虫灯,如太阳能杀虫灯、频振式杀虫灯等,将昆虫诱集并杀灭,从而防止虫害及虫媒病害。
5.1. 4 树干刷白 冬季修剪清园后可通过对主干涂刷石硫合剂与涂白剂的混合液进行刷干涂白,减少枝条上蚧壳虫的基数,降低越冬虫源。
5. 2 常见病虫害的化学防控
萌芽前1 周全园喷雾1 次波美3° ~5°的石硫合剂或 45%晶体石硫合剂 30 倍液、200 倍 0. 3% 五氯酚钠液杀虫、防病。
5.2. 1 穗轴褐枯病 是由葡萄生链格孢霉侵染所引起的,主要为害葡萄幼嫩的穗轴和果梗、幼果 。
首先在幼穗的果梗或穗轴上出现淡褐色水浸状斑点,不久便失水而干枯变为黑褐色。主穗轴和穗尖、花梗均可发病,发病后期病斑上有时可见褐色霉层。幼果染病,病斑呈圆形黑褐色斑点,直径 2 ~3cm,病斑仅存在于果实的表皮,不深入果肉组织中,随着果粒的生长和膨大,病斑稍扩展后表面结痂脱落 。
可通过加强通风透光等措施物理防治,也可通过化学药剂防治。幼芽萌动前可用 200 倍 0. 3% 五氯酚纳液,或 45%晶体石硫合剂 30 倍液喷洒;开花前后可用 7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400 ~ 600 倍液喷洒,开始发病时用比久 500 倍液喷洒。
5.2. 2 灰霉病 是灰葡萄孢霉侵染所引起的病害,灰霉病主要危害花序、幼果和已经成熟的果实,有时也危害新梢、叶片和果梗 。对灰霉病以预防为主,可通过修剪、除草、排水、降低地面湿度、通风透光、清园等措施物理防治,也可以在春季开花前喷洒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1∶ 1∶ 100 等量式波尔多液等,喷施 1 ~2 次可达到一定的预防效果。在病害发生初期可施用 25% 咪鲜胺乳油 1000 倍液,40% 嘧霉胺悬浮剂 1500 倍液,50% 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喷施,60% 噻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连续喷施 2 ~3 次,间隔 10d。
5. 2. 3 白粉病 葡萄白粉病是由葡萄钩丝壳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葡萄上的一种病害。主要为害叶片、新梢及果实等幼嫩器官,老叶及着色果实较少受害 。叶片受害:叶表面产生一层灰白色粉质霉霜,逐渐蔓延到整个叶片,严重时病叶卷缩枯萎。果实受害:先在果粒表面产生一层灰白色粉状霉,最后表皮细胞变为暗褐色。发病初期喷洒 0. 2° ~ 0. 3°石硫合剂或 45% 晶体石硫合剂 300 倍液、20% 三唑铜·硫悬浮剂 1500 倍液、40% 多硫悬浮剂 400 ~500 倍液、25% 敌力脱乳油 3000 倍液、20% 三唑酮(粉锈宁)乳油 1500 ~2000 倍液等,隔 15 ~20d 喷 1次 。
5.2. 4 霜霉病 由葡萄生单轴霉侵染引起,只危害葡萄地上部幼嫩组织。可选用无滴消雾膜做设施的外覆盖材料,并在园内全面积覆盖地膜,降低空气湿度和防止雾气发生进行物理防治。发芽后每10d 左右可喷 1 次杀菌保护剂,如 1∶ 0. 7∶ 200 的波尔多液,72% 霜脲氰·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750 倍液,69%代森锰锌·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64% 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等。
5.2. 5 炭疽病又称晚腐病 是由围小丛壳菌侵染所引起的的病害。主要发生在果实和穗轴上,也能侵害新梢、果梗、叶片、卷须等部位,但症状不如果实和穗轴上明显。主要在葡萄生长末期、果实着色成熟时发病,在植株的花穗、叶片、果实、枝蔓等部位均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病害症状 。炭疽病以预防为主,防控结合。春季幼芽萌动前喷洒 3° ~5°石硫合剂加五氯酚钠,发芽前后可喷施波美 3°石硫合剂+80%五氯酚钠原粉 200 倍液、8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300 ~500 倍液、1∶ 0. 7∶ 200 倍波尔多液。
采用化学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控时,须选择晴天的早上、傍晚进行,通过雾化喷施要将叶片正反面喷透。幼果期及套袋前避免使用乳油及粉剂农药剂型,以免产生药斑影响果品外观。果实采收期不使用药剂。化学防治要注意轮换使用药剂,同一种药剂 1 个生长季使用不超过 2 次。
6 应用前景
“黑美人”丰产栽培技术措施在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公议乡连续 3 年稳产丰收,获得认可。经调查,连续 5 年种植过程中,“黑美人”均保持水分多、口感好、风味浓,果粒大小均匀,生长势强。成熟后留树时间长,适宜四川省观光休闲农业发展需求,可增加种植户经济收益,充分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助力产业融合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