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题
二、简答题
三、论述题

四、案例分析题
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
绪论
第一编 著作权与相关权利
下列关于职务作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职务作品的作者是创作作品的自然人
B.职务作品的著作权由作者享有
C.作品完成三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使用该作品
D.利用法人物质条件创作的职务作品,著作权由法人享有
【答案】C
【解析】A项,职务作品的作者是创作作品的自然人,法人作品的作者是“视为作者”的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B项,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一般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C项,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相同的方式使用该作品;D项,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其著作权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享有,作者仅享有署名权及根据约定获得报酬的权利。
下列客体中,适用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是( )。
A.中学数学课本上的公式
B.《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官方正式英译本
C.小学生创作的一首诗歌
D.《新京报》刊登的一条事实消息
【答案】C
【解析】据我国《著作权法》,不适用于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包括:①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这些文件通常由官方主体发布,具有一定的规范属性,为了更好地起到为公众提供行为指引的效果,这类文件需要广泛传播,因此被排除在《著作权法》保护的范围之外。②时事,即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单纯事实消息。从鼓励信息分享与交流的角度出发,不宜对单纯事实消息提供著作权保护。但需注意的是,若的内容足够具体,构成包含了著作权人独创性劳动的消息、通讯、特写、发布等作品,则不属于单纯事实消息,可以构成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③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这些内容之所以不受著作权法保护,一方面是由于其中部分内容已经落入公有领域,另一方面是因为存在表达方式有限、“思想”与“表达”混合的情形。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是( )。
A.七仙女与董永的传说
B.乌苏里船歌
C.电视剧《西游记》
D.福建土楼
【答案】C
【解析】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型:①民间故事、传说、诗歌、歌谣、谚语等以言语或者文字形式表达的作品;②民间歌曲、器乐等以音乐形式表达的作品;③民间舞蹈、歌舞、戏曲、曲艺等以动作、姿势、表情等形式表达的作品;④民间绘画、图案、雕塑、造型、建筑等以平面或者立体形式表达的作品。
多项选择题
牛博朗研习书法绘画30年,研究出汉字的独特写法牛氏“润金体”。“润金体”借鉴了“瘦金体”,但在布局、线条、勾画、落笔以及比例上自成体系,多出三分圆润,审美价值很高。牛博朗将其成果在网络上发布,并注明“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使用”。羊阳洋公司从该网站***了九个“润金体”字,组成广告词“小绵羊、照太阳、过海洋”,为其从国外进口的羔羊肉做广告。关于“润金体”及羊阳洋公司的行为,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7年法考真题]
A.字体不属于著作权保护的范围,故羊阳洋公司不构成侵权
B.“润金体”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可认定为美术作品而受著作权法保护
C.羊阳洋公司只是选取了有限的数个汉字,不构成对“润金体”整体著作权的侵犯
D.羊阳洋公司未经牛博朗同意,擅自使用“润金体”汉字,构成对牛博朗著作权的侵犯
【答案】B|D
【解析】AB两项,根据《著作权法》第3条的规定,美术作品受著作权法的保护。美术作品,是指绘画、书法、雕塑等以线条、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构成的有审美意义的平面或立体造型艺术作品。牛氏“润金体”具有独创性并且审美价值很高,因此可以认定为美术作品而受著作权法保护。
CD两项,牛博朗对“润金体”这一汉字写法享有著作权,羊阳洋公司未经著作权人同意使用“润金体”写法的汉字,侵犯了牛博朗的著作权,至于数量不影响侵权行为的成立。
适用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智力成果有( )等。
A.计算机软件
B.即兴演讲
C.工程设计图
D.三角函数表
E.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出的立法解释
【答案】A|B|C
【解析】《著作权法》第3条规定,本法所称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包括:①文字作品;②口述作品;③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④美术、建筑作品;⑤摄影作品;⑥视听作品;⑦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⑧计算机软件;⑨符合作品特征的其他智力成果。DE两项,根据《著作权法》第5条的规定,三类客体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①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②单纯事实消息;③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我国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其特征有( )等。
A.是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的智力成果
B.具有独创性
C.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
D.已经公开发表
E.由自然人独立创作
【答案】A|B|C
【解析】作为著作权法保护对象的作品,是“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应当满足三项要件:①作品应当是人类智力创作成果的体现,纯粹自然的产物不能构成作品;②作品应当具有独创性,独创性强调独立创作完成、体现作者的选择和判断以及达到一定的创作高度,其中的智力成分不能过于微不足道;③作品应当可被复制,复制的前提是作品须以一定的外在形式被固定下来,并能被外界所感知。
下列选项中,不适用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有( )。
A.口述作品
B.舞蹈艺术作品
C.通用表格和公式
D.美术、建筑作品
E.司法文件
【答案】CIE
【解析】作品是著作权所指向的对象,在法学理论中称为“著作权的客体”。根据《著作权法》第5条的规定,有三类客体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①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②单纯事实消息;③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有( )。
A.时事
B.照片
C.中、小学生的作文
D.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
E.数学用表
【答案】A|D|E
【解析】根据《著作权法》第5条的规定,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包括:①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②单纯事实消息;③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下列对象中,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有( )。
A.2020中央一号文件
B. 通用表格和公式
C.百度电子地图
D.十岁的韩梅梅创作的诗歌《我和我的祖国》
E.全国新冠疫情时事
【答案】A|B|E
【解析】根据《著作权法》第5条规定,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包括:①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②单纯事实消息。③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作品[北科2009年研;上交1999年研]
【答案】
作品,是指文学、艺术或者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作品有以下内涵:①作品必须是已经表达出来的形式。在作者大脑中形成而没有以任何方式表达出来的东西,就不是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②作品必须是文学、艺术或者科学领域内的表达形式;③作品必须表达出作者的综合理念。
作品的独创性[北科2008年研]
【答案】
独创性,是指作品是作者独立创作出来的,不是或者基本不是对现有作品的复制、抄袭、剽窃或摹仿。具有独创性的作品,并不一定具有新颖性。作者独立创作出来的作品,可能与现有作品相同或基本相同,但这并不妨碍其获得著作权。由不同作者就同一题材创作的作品,作品的表达系独立完成并且有创造性的,应当认定作者各自享有独立著作权。
独创性所强调的是,作者必须独立运用自己的智力和技巧来进行创作。独立创作的表现形态是:作者自己选择作品的构成要素,按照自己确定的规则和顺序进行组织,表达出自己内心真实的体验和感受、真实的立场和观点、真实的思想和情感。
作品的内涵及其构成要件。[北科2004年研]
【答案】
对作品的内涵与构成要件,具体阐述如下:
(1)作品的内涵
作品,是文学、艺术或者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作品的概念包括以下含义:
①作品是智力创造成果。
②作品是思想的表达。
③作品是文学艺术科学领域内的表达。
④作品必须具有独创性。
(2)作品的构成要件
作品的构成条件可分为形式条件和实质条件。
①作品的形式条件,指著作权法所规定的作品的种类。
②作品的实质条件,指独创性或称原创性。不符合实质条件的对象,不受著作权保护。作品受著作权保护的实质条件是独创性和可复制性。
a.独创性
独创性,是指作品是作者独立创作出来的,不是或者基本不是对现有作品的复制、抄袭、剽窃或摹仿。具有独创性的作品,并不一定具有新颖性。作者独立创作出来的作品,可能与现有作品相同或基本相同,但这并不妨碍其获得著作权。
独创性所强调的是,作者必须独立运用自己的智力和技巧来进行创作。
b.可复制性
可复制性,是指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可以被人们直接或者借助某种机械或设备感知,并以某种有形物质载体复制。
简述著作权客体的排除领域。[武汉理工2005年研]
【答案】
著作权客体的排除领域包括:
(1)超过保护期的作品
著作权有时间性。任何作品,只有在法律规定的保护期内,才能产生著作权,从而受保护。超过法律规定的保护期,它就不再受保护了。
在我国,因为著作权包括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且人身权的保护期(除发表权外)不受限制,所以超过法律规定的保护期后,作品就不再受保护;但由该作品产生的人身权利仍受保护。
(2)不适用著作权法的对象
①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②时事,即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发布的单纯事实消息。
③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3)作品所表达的综合理念
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不仅需要具有独创性和可复制性,而且还必须表达出作者的某种综合理念。否则,单纯的表现形式也不是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能产生著作权的对象,既不是作品的表现形式,也不是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综合理念,而是具有综合理念的表现形式。
第一章 著作权的客体
第二章 著作权的取得与归属
第三章 著作权的内容
第四章 邻接权
第五章 著作权的限制
第六章 著作权的利用
第七章 侵害著作权的法律责任
第二编 专利权与其他技术成果权
第八章 专利权的对象
第九章 专利权取得的实质条件
第十章 专利权的归属和变更
第十一章 专利权的内容与限制
第十二章 专利权的利用
第十三章 侵害专利权的法律责任
第十三章 侵害专利权的法律责任
第十四章 植物新品种权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
第三编 商标权与其他商业标记权
第十五章 商标权的对象
第十六章 商标权的取得和消灭
第十七章 商标权的内容与利用
第十八章 侵害商标权的法律责任
第十九章 其他商业标志保护
第四编 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二十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概述
第二十一章 仿冒行为
第二十二章 商业秘密保护制度
第五编 知识产权国际条约
第二十三章 知识产权国际条约概述
第二十四章 工业产权国际条约
第二十五章 著作权国际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