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上东村红脚艾年产值72万

惠州日报讯 (黄宇翔 通讯员龙融心)初夏时节,草木苍翠。
位于蓝田瑶族乡上东村的红脚艾种植基地里,大片的红脚艾长势旺盛,村民们正在清除地里的杂草,等待新一轮的收割期。

上东村村民杨七养是该基地的负责人,他告诉,在种植红脚艾之前,这里是上东村一片杂草丛生的撂荒地。
2022年底,他与好友利用这片撂荒地种植红脚艾,并随之成立了龙门金娘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了创业之路。

红脚艾主根较细长,侧根繁多,根部呈现明显的红色,茎基部、叶柄和表面叶脉呈现红褐色,这是红脚艾最明显的外表特征。
其次,红脚艾还有丛生的特点,产量比单株艾草高得多,且在中医药理中有祛湿、散寒、止血、消炎等治疗保健功效,其衍生产品近年来也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

蓝田上东村红脚艾年产值72万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经过前期多方考察,我们发现红脚艾种植产业市场前景比较开阔,获得越来越多民众喜爱。
于是,我们开始规模种植。
眼前这片艾草就是去年7月种下的。
”据杨七养介绍,红脚艾相对比较容易管理,投资周期短,产品效益高,非常适合作为农业产业项目来发展。
目前,该合作社种植的红脚艾有60亩,亩产干艾约3000斤,年产量达到18吨,年产值约72万元。

了解到,红脚艾种植3个月就可以收割一茬,一年可收割4茬。
“我们合作社现在处于刚起步阶段,目前主要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摸索运作。
红脚艾的衍生产品比较多,如艾金油、艾条、艾糍、艾草香包等,接下来,我们将探索红脚艾的深加工。
”杨七养说,目前,该合作社正与博罗县康祥岭南本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合力打造岭南药用植物示范种植基地。

接下来,杨七养计划将红脚艾种植面积扩大至300亩,建设高标准艾草种植生产示范基地,开展苗种繁育,提供优质种苗,发展更多更优质的合作种植户。
同时,希望通过样板示范,引领更多农民种艾致富,为上东村加力提速实施好“百千万工程”注入新的动能。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