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宝鸡:用好政策保障汽车产业全“马力”发展
前不久,中国西部国际汽车工业暨制造技术与装备博览会在陕西西安开幕,宝鸡市工信局组织相关重点企业参展。博览会上,宝鸡市共布展面积400余平方米,宝鸡吉利、陕汽商用车等整车企业和30余户零部件企业,100余款产品参展,产品设备种类齐全,从而吸引了众多客商纷至沓来。 博览会上,宝鸡汽车产业为什么能够吸引众多客商的目光?宝鸡汽车产业发展的优势、潜力在哪里?8月8日,新华(网)云融媒体编辑进行了深入采访。
关键词一:工业基础雄厚
雄厚的制造业是宝鸡汽车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宝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被称为秦根周源。从解放初期到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工业向来是宝鸡最靓丽的名片和最大的“底牌”之一。

宝鸡具备以制造业为主体,涵盖35个工业门类、317个行业的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形成了钛及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特色食品四大优势产业集群,拥有全球最大的陆地石油钻机研发制造企业、全国最大的铁路高速道岔生产基地,全国规格最全、品种最多的磨齿机床制造基地。钛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二。宝鸡的制造业,服务于制造强国建设,也服务于国防建设。从万米深井油田开钻,到火箭卫星上天;从五轴机床精密加工,到高铁城轨开通;从万米深潜器入海到机载雷达导航,一系列“大国重器”都有宝鸡“贡献”。
2022年,宝鸡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百强市、全国科技创新竞争力百强市,均名列西北地区第二。这一系列的全球最大、世界第二、全国最大等“最”字号,足以说明宝鸡过去、宝鸡现在都拥有着雄厚的工业发展根基。
关键词二:发展优势明显汽车产业是宝鸡成长最快的优势产业,也是宝鸡重点打造的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
产业优势明显。宝鸡市聚集了陕汽商用车、宝鸡吉利、陕西通家等整车企业3户,银河消防等专用车生产企业10户,法士特变速器、汉德车桥、宏立至信等零部件企业300余户,形成了以重中轻型载货车、中高档乘用车、新能源商用车、专用车为主导产品,发动机、变速器、车桥等零部件并重发展的产业体系。
产业聚集初见规模。宝鸡高新区、蔡家坡经开区、眉县经开区和扶风工业集中区是宝鸡市汽车产业的主要承载区,通过四区联片,打造关中西部、渭河两岸“百里汽车产业走廊”。宝鸡高新区以乘用车产业为主,以吉利汽车、吉利发动机为龙头,聚集零部件配套企业116家。蔡家坡经开区以商用车产业为主,以陕商、通力、汉德、法士特为龙头,聚集配套企业200多户。扶风县汽车产业后发优势明显,引进了雷帕得、海鹰汽车、赛易德等零部件企业,特别是随着投资30亿元的比亚迪汽车产业园的建设投产,汽车产业将迎来大飞跃。眉县汽车产业园引进了淮海车业,园区零部件企业已达到17户,园区发展空间很大。
龙头引领发力强劲。陕汽商用车已形成年产10万辆的产能,今年上半年产销同比增长30%以上。宝鸡吉利基地建成了年产20万辆整车、36万台吉利沃尔沃发动机生产线,今年吉利“博越L”“银河L7”新车型产销两旺,6月份单月产量破万台,8月份单月产量将破两万台。法士特宝鸡基地形成了年产130万台变速器产能,汉德车桥宝鸡基地是全国最大的新能源车桥生产基地,既配套宝鸡,又辐射全国,今年上半年增势强劲。
招商引资形势喜人。一批零部件企业看好宝鸡整车、专用车的优势,也看好宝鸡制造业的加工优势。去年至今,引进的德国福士、唯新加隆、贵港电动车等9个项目已投产,今年又签约豪达线束、领为视觉智能大灯、盛世炜烨内外饰件等6个项目,总投资26亿元。今年谋划实施28个汽车产业项目,总投资超过170亿元。
宝鸡汽车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关键词三:投资沃土洼地汽车业界大部分人士考察分析,宝鸡是国内投资汽车产业少有的沃土。
让我们看看宝鸡未来几年汽车产业发展的良好前景:
——到2025年,全市汽车整车企业将达到5户,专用车企业10户以上,配套企业500户以上,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
作为主管主抓且是主业的宝鸡市工信局党委“一班人”,近年来,在宝鸡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盯目标和主责,围绕政策支持和优化发展环境两个方面,为服务和壮大汽车产业而打出四张好“牌”——
第一张:出台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5+N”系列政策。宝鸡市工信局聚焦制造业,从科技创新、人才引育、企业培育、品牌建设、金融支持五个方面,对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宝鸡市财政局每年安排5亿元工业发展专项资金,设立了总规模10亿元的工业高质量发展基金、1亿元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
第二张:延续执行总部企业发展政策。宝鸡市工信局对新引进的汽车及零部件总部企业及总部企业分支机构,前三年分别按年度新增地方财政贡献的80%-90%予以支持,后三年分别按60%、50%、30%予以支持。对重大汽车产业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予以支持。每年列支汽车专项,支持整车企业促产促销。
第三张:优化营商环境。宝鸡市建立了由市长担任链长的汽车产业推进机制,定期研究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做到重点问题专项研究,重点工作专人跟进。市级各执法部门优先执法服务,实行首违免罚,营造宽松环境。宝鸡市工信局坚持“24小时不打烊”,随时受理并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
第四张:强化要素保障。宝鸡市将年度用地计划重点向汽车产业倾斜,确保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建设项目用地需要。在宝鸡高新区、蔡家坡经开区、眉县、扶风等四个承载区建成百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为入驻企业提供租金减免等优惠政策。发挥宝鸡技工品牌优势,依托宝鸡大专院校,办好“汽车学院”,培养一大批汽车“工匠”和技能人才,用政策、用资金等好措施全力保障汽车产业在宝鸡快速发展。
新华(网)云融媒体编辑 卢志平 红霞
新华(网)云融媒体与宝鸡市工信局 联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