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后的福州仿佛是在“蒸桑拿”。
走在路上,市民的体感温度已超40℃,没过一会,就汗流浃背。
不仅是人,花草树木也面临着干旱缺水的风险。
7月12日,从福州市绿化管理处获悉,养护科正积极开展抗旱护绿工作,多措并举为树木“解渴降温”,创新使用环保水袋、抗蒸腾剂等,为市民守护夏日里的绿色与清凉。
时刻补水 5768棵行道树挂上“救命袋”
最近,不少路过台江区江滨西大道的市民,都发现路边的一棵棵行道树旁挂着水袋,这便是这些行道树的“救命袋”。
如今,除了江滨西大道外,仓山区金祥路、南二环、江滨东大道、北三环等27条道路在内的共5768棵行道树都挂着“救命袋”。
据福州市绿化管理处养护科相关负责人唐晓锋介绍,自6月23日以来,福州市区一直处于无雨天气,7月更是频频发出高温预警,这对植物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在高温“摧残”下,单纯利用洒水车浇水已无法满足植物的补水需求,因此,管理处在吸取去年抗旱保苗经验的基础上,在行道树旁挂环保水袋,既能让树木时时刻刻喝到水,也不会造成水资源浪费。
除了环保水袋,每日清晨与夜幕降临后,福州的行道树还能“无限畅饮”。
据悉,每日早晨5点至10点与夜晚,福州市区内行驶着超50辆洒水车,来来回回地为花草树木洒水“解渴”。
在浇水的过程中,绿化工人还掌握潮汐规律,抽调内河水进行浇灌,达到“作业环保两不误”的效果。
一把把“保护伞” 减少水分蒸发
补足水后,减少水分蒸发也是防止树木“中暑”的关键步骤。
为此,绿化工人又为街边的绿植撑起一把把“遮阳伞”。
唐晓锋介绍,他们为福州市区内不耐旱植物如毛杜鹃、非洲茉莉、金叶假连翘等遮盖了“绿网”,从而达到减少阳光直射、减少蒸腾的目的。
“针对抗旱能力较弱的树种如香樟、秋枫,以及今年刚补植的行道树,我们还使用了抗蒸腾剂。
”唐晓锋说,这些抗蒸腾剂能让树木叶片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水分蒸发。
工人的衣服可以拧出水来
及时修剪 提高抗台风能力
7月12日上午9时许,在仓山区潘墩路附近,一群“城市美容师”正在辛勤劳作着,他们身着绿色马甲,在串流不息的道路上十分显眼。
只见一名园林工人正拿着剪刀修剪绿篱,短短几分钟,搭在工人脖子上的毛巾便全部浸湿了。
从福州市绿化管理处了解到,夏季是台风高发季,为提高树木的抗风能力,管理处将在7月前完成易倒伏树木的修剪、疏枝,特别是重点完成台风风口区域乔木的修剪工作。
目前,已完成江滨路、杨桥中路、南二环、闽江大道、三环沿线等市区61条道路5600多株易倒伏树木的修剪,截顶及偏冠修剪510株,榕属科修剪14000多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