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用!“降温神器”近期火爆 专家提醒(降温神器喷雾提醒慎用)

让许多车主头疼的事也随之而来

暴晒后的汽车秒变“蒸笼”

坐进去就像“蒸桑拿”

慎用!“降温神器”近期火爆 专家提醒(降温神器喷雾提醒慎用)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因此不少人被降温喷雾“种草”

摇一摇、喷一喷

一秒降温、迅速制冷

但此类产品在使用时隐患多多

一秒降温0危害?

真相是……

一些降温喷雾上

标识其主要成分是LPG

也就是液化石油气

主要由丙烷和丁烷组成

而降温喷雾的工作原理,就是把这些易燃易爆气体通过加压液化存储在金属罐体中,喷出后迅速汽化吸收周边环境热量,实现快速降温。

此外,还有的降温喷雾中添加了甲醚,也是易燃易爆气体,并且含有神经毒性,大量吸入容易窒息。

易燃易爆气体+有毒气体

“清凉神器”的安全隐患

不可忽视

一摇一喷即降温?

小心清凉背后的危险!

01

勿让降温喷雾接触明火

降温喷雾中的易燃易爆气体一旦遇到明火或热源,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使用降温喷雾时,务必注意杜绝火源,在密闭空间内慎用,更不要对着明火直接喷射。

02

勿让降温喷雾接触皮肤

●避免烧伤

● 防止冻伤

降温喷雾的工作原理是吸收空气及物体表面的热量,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
有的产品可使局部温度降至0℃以下,若直接对着身上甚至皮肤喷,可能造成冻伤。

03

勿放置在车内暴晒

即使没有遇到明火,高温天气将降温喷雾留在车内也有巨大风险,暴晒后很可能过热引发爆炸。

建议车主们

夏日可采用遮阳反光板

或停在树荫下等物理方式

给车辆安全降温

另外除了给车辆降温,最近,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降温神器”也成为年轻群体的热门选择。

合肥市二院专家提醒,在享受这些产品带来清凉感的同时,要注意因使用不当而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

【现状】

市场上“降温神器”琳琅满目

7月3日,来到位于淮河路与宿州路附近的时尚精品店,看到不同种类的“降温神器”被摆放在显眼位置。
“28℃以下自然冻结”“体感≈-8℃,冷感持续2小时”……在一款挂脖设计的降温冰凉项圈前,有不少年轻人正在驻足挑选。

另一家精品店内,在众多迷你电风扇中,发现了挂脖风扇的身影,造型类似套头耳机,价格多在20元左右。

一种主打清凉的口罩爆珠也在线上热销。
不少博主在推荐此类商品时称,“只要轻轻一捏,就能畅快呼吸,夏季戴口罩再也不闷热了”。
但也有消费者在商品评论区留言,表示香精味太浓,闻着有点反胃。

【隐患】

使用不当或引发身体不适

“部分‘降温神器’若使用不当,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张持就曾接诊过因直吹挂颈风扇而导致面瘫的患者。
“风扇吹的是患者面颊部,正好是面神经出颅的位置,比较薄弱,如果风扇、空调直接冲该部位吹的话,就容易被病毒侵袭,引起常见的面瘫,也被称为面神经炎。

“另外,如果将冰箱里冷冻过的冰圈直接戴在脖子上,会让颈部血管突然收缩,可能引发偏头疼等情况。
”张持表示,除了引起上述症状,将风扇或者冰圈直接挂脖子上,也会导致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对颈椎和颈部的神经血管造成一定的影响。
“最常见的就是颈肩痛、颈椎病,严重的还会引起颈部血管收缩,血流减少,导致脑血管病的发生。

“口罩爆珠释放出的成分会与面部和口鼻长时间接触,并且被直接吸入,可能会对皮肤和呼吸道产生一定影响。
”张持介绍,目前这类产品缺少有针对性的行业规范,安全性其实没办法得到保证。

【提醒】

夏季科学防暑

不同人群可采取不同预防措施

张持认为,夏季科学防暑非常重要,不同人群可采取不同预防措施。
一般人群应尽量避免室外体力活动和户外运动,减少外出;注意防晒,使用防晒用品;减少剧烈活动,注意及时休息,避免过度的体力消耗。

同时,敏感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等,鼓励在户外玩耍的儿童尽可能待在阴凉处,孕妇和老年人尽量待在凉爽的室内。
有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要主动、多次、适量饮水,不要感觉口渴才喝水。
户外作业人员要合理安排户外作业时间,预防职业性中暑。

综合:合肥日报 国家应急广播 央视

来源: AHTV第一时间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