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楼宇间的点睛绿化,庭院门前的瑰丽盆景,各式苗木花卉构成一道道风景。欣赏这些风景的时候,你可能不会想到,这其中的某一棵苗木,就来自湖州长兴县泗安镇。
泗安镇地处浙皖交界,早年间因为遍地荒山、产业薄弱,被称为“长兴西伯利亚”。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随着全国各地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当地靠种树、卖树富了一方,全镇花木种植面积达16.8万亩,苗木卖到全国,成为长三角最大的花木交易中心。
这两年,受到房地产市场低迷等因素的冲击,低端花木市场萎缩了七成,树干直径15公分的香樟,价格从上千元跌至200多元。近日,蹲点泗安,探访市场寒冬之下,长三角花木交易中心如何突围?

长兴县泗安镇 图片由泗安镇政府提供
给苗木做造型,身价翻倍
40℃的夏日清晨,阳光直射地面,火辣辣的。沿着新318国道驶入泗安镇五里渡村,我们第一站抵达中国长兴花木城。开进大门,扑面而来一片绿意,道路一边是排园艺店,一边是造型各异的高大罗汉松、黑松等精品苗木盆景。
这里是长三角最大的花木交易中心,辐射整个长三角地区的苗木展示和交易,鼎盛时期每天有100多辆卡车进出,店老板埋头上货,顾不得跟人闲聊。
我们见到李传志时,他正在基地里查看盆景,手里拿着剪刀,修剪枝条。一眼望过去,每一棵苗的造型都不太一样。眼下没有急活,他也愿意带着我看看他的“宝贝”们。
“你看这棵罗汉松的造型怎么样?”走到一棵造型苗前,李传志想考考我。
“树干粗壮高大,枝条舒展、松针茂密。”
“对,不过这棵树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飘带’,如果没有这个,身价得少一半。”李传志一脸骄傲。
他口中的“飘带”,是通过修剪横向延伸出的枝条,看起来有股飘逸的美感。李传志说,学习景观树造型,还得学会画图。这是农民出身的他,以前不会想的事。
嘉森园林罗汉松营造基地 王艺潼 摄
李传志2000年就开始接触苗木生意,作为“苗木经纪人”,主要帮外地客户找货源。泗安的香樟树笔挺,被业内誉为“钢管苗”,很受欢迎。看着找上门的客户越来越多,脑子活泛的李传志决定自己开家店,专门卖香樟、三角梅等绿化苗,赚到了第一桶金。
2016年,绿化苗市场第一次迎来低谷期。常年跟客户打交道,老李敏锐察觉到市场变化,快速将目光投到了用于市政绿化的色块苗,又承包了几十亩地。随后的几年里,他发现酒店、庭院对造型苗的需求增多,就先后到金华、湖南、广东等地考察,并参加罗汉松广州探讨会,被极具艺术感的苗木震撼,开始往基地里引进一些精品造型苗。
这两年,绿化苗市场萎缩严重,镇里在成校开办了苗木造型技术培训班。老李一手拿锄头,一手握画笔,学起了给苗木做造型。在他的办公桌上,叠着一沓稿纸,上面绘有罗汉松的各种造型。
现在他的基地里主要以罗汉松、黑松等造型苗为主,虽然销量不如以前,但均价是普通绿化苗的10倍以上。
李传志在他的苗木基地 王艺潼 摄
前不久,老李又租了80亩地,准备种月季、鸢尾、芍药等色彩缤纷的花镜植物,做造型苗的配套。
“现在的市场环境下,为何还要拓展规模?”我很好奇他的决定。
“风浪越大鱼越贵,我这人一向胆子偏大,最重要的是我对市场前景很有信心。”老李大手一挥笑道,市场上造型苗供应量增多,这条赛道也愈加卷,必须挖掘新的增长点。比如年轻人的庭院设计喜欢“多巴胺风”,老李说,转型也得紧跟潮流。
林下养蝉种药,闲地生金
做造型苗,讲究的是手艺,且培育一棵苗要几年的时间,适合有一定规模和经济基础的大户。对于散户来说,突围,或许要另辟蹊径。
午饭过后,炽热的空气裹挟着清脆蝉鸣。在杨湾村的一片苗木林,村干部蔡良仁正在接待一批客户,他们聚在树下,树上挂着一簇簇柳条。凑到跟前一看,柳条上蠕动着白色芝麻粒大小的虫卵。
杨湾村林下养金蝉。 共享联盟·长兴 王健俊 摄
这是金蝉的卵,承载着村里苗木产业转型的希望。杨湾村共有5000多亩苗木林,几乎家家户户种树卖树。去年,苗木从每亩产值7000元跌破了2000元,苗木卖不出去,村民也不舍得砍。
如何帮老百姓提高收入?村干部想破了脑袋。
一次偶然的机会,蔡良仁了解到县里有烧烤店求购金蝉,不仅能做煎炸烤蝉,蛋白质含量也很高,是蛋白粉的主要原料之一,市场需求量大。
多方打探之下,他们了解到山东有个金蝉养殖基地,且举办了很多届金蝉节,已经打响了品牌。蔡良仁便马上到山东考察。
金蝉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杨湾村地处山区,阳光充足,又属于江南,气候湿润,正好符合条件。和基地负责人谈妥,蔡良仁和其他6名村干部带头投资60万左右,在苗木林下养殖200亩金蝉。
“这是个新事物,村里得带头试验成功了,再全村推广。”蔡良仁说,现在,金蝉幼虫包裹在卵枝中,等到长大一点,就会掉落到地上,开始地下蛰伏。两年以后,会再次“破土而出”,爬上树变成金蝉。
金蝉幼虫包裹在卵枝中。共享联盟·长兴 王健俊 摄
给金蝉幼卵安家,没有想象中容易。林下土地板结,他们光松土就花了一个月。为确保运输过程中虫卵的存活率,就把虫卵附着的枝条一起运了过来。
今年6月份,第一批金蝉幼卵挂上了树,但没过多久就遇上极端高温天,蔡良仁每天要往苗林跑好几趟,查看幼卵生长情况,给枝条喷水保持湿润,皮肤晒得黝黑。
费这么大劲,值得吗?蔡良仁掰着指头算了笔账。现在市场上一只金蝉大概能卖到一块钱,他们养殖的金蝉每亩产量预计1.2万只,刨去成本,每亩净利润至少五六千元。
和杨湾村一样,九成以上耕地都是苗木的赵村,也在尝试林下养殖新路子。村干部组织有意向的村民到金华磐安、安徽亳州等地考察,鼓励大家林下种药材。
村集体拿出50亩地进行土壤改良,作为试种基地,请来专家指导。村民曾瑞得种了一辈子苗木,没有别的技术,转型想围绕林下空间做文章。现在,他在这片苗林下种了元胡、白芨、浙贝等10余种药材,提高土地利润率。
想方设法破局,泗安镇干群蹚新路的劲头,犹如盛夏一般火热。
卖风景卖体验,擦亮品牌
日暮降临,傍晚时分的“牧林印象”苗木主题露营景区光影婆娑,人气十足。
坐落在草坪上的玻璃房咖啡酒吧内,年轻人小酌浅饮惬意聊天。从落地窗望出去,是一片泛着夕阳和光点的湖面,岸边种有十几棵梅树,枝条如柳树般向下垂落,这是景区引进的垂梅。往里走,梅树、罗汉松等苗木和假山、喷泉相互映衬,犹如一幅画。
作为苗木大村玉泉村的第一个转型大户,周功勋把苗木与文旅相结合,顺应当下人们对拥抱自然的高需求,打造了一个集露营、咖啡、主题乐园为一体的景区,特色在于园内种植了各式精品造型苗木,解决了当地50多位村民就业。
“通过嫁接和修剪设计,我想把这里打造为精品垂梅的示范点。”周功勋认为,目前国内赏花经济兴起,但泗安带有赏花属性的造型苗还不多,打造花木主题的旅游综合体项目是顺势而为。
“牧林印象”苗木主题露营景区 王艺潼 摄
泗安全镇花木品种达1000多个,二界岭森林覆盖率超过80%,拥有仙山湖湿地公园,2020年就获评了省级森林小城市称号。按照这一定位,泗安的苗木转型与生态旅游相结合,正逐步从卖树到卖风景转变。
在镇党委书记贾惠良的办公室,一张全镇区域分布图铺开来,他介绍,眼下的泗安以做大“美丽经济”与扮靓“美好生活”为导向,加速花木产业转型升级,擦亮“花木生活品牌”。
步入泗安镇师姑岗村,一片200多亩的秀丽园林犹如缤纷宝石。盛花期时,鲜花竞相绽放,山塘波光熠熠,阵阵山风吹散暑热。
临潮园艺的负责人钱志清,是花木转型的亲历者,也是踩准时代节拍的弄潮儿。祖辈从事花木产业的他,曾抓住北京承办奥运会,城市建设飞速推进的风口,卖传统绿化大苗木起家,被誉为“浙江大树王”。
2015年,敏锐察觉到苗木行情有下跌苗头,钱志清就开始低价***绿化苗,引进一些具有收藏价值的造型苗。“我和树打了半辈子交道,干脆把园艺和休闲旅游结合吧。”一番考察过后,他选择入驻泗安,打造一座集苗木展示、果园采摘、餐饮住宿于一体的庄园,收藏的稀有苗木和园区配套,一树一景。
俯瞰临潮园艺风景 泗安镇人民政府提供
园林开业以来,对外免费开放观赏,水库、茶吧、钓鱼项目一应俱全,果园四季都有水果上新,且供不应求。园林为当地村民新增就业岗位,钱志清手把手教授苗农嫁接等技术,带动村民年增收4万元以上。
除了点状开花,拉开视野来看,泗安镇还吸引了中禾宝桑等一批项目落地,水果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升级,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苗木花卉点缀山林,水果农场四溢飘香,森林小镇正逆势崛起。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