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居民用气安全(抢险燃气泄漏广州日报抢修)

曾志电是东山维修抢险队的一名燃气巡线员,无论天晴还是暴风雨,他都会手持燃气泄漏探测仪,到各个工地、各条街巷,“地毯式”地排查燃气泄漏。
只见他把燃气泄漏探测仪的探头伸进排水井盖、电缆井的小孔,就能迅速检测出地下的燃气浓度。
9月7日下午2时,曾志电冒着雨巡查到天胜村路段时,手里的探测仪突然发出警报,立即判断附燃气管道有异常,怀疑有燃气泄漏!
于是,他马上拨打了队长的电话。

“5分钟内必须出车,30分钟内必须到达。
”何铭杰接到险情后,立即安排抢险队员,整理装备出发。
到现场后,队员们在管线周边进行探测,确定管道走向,寻找具体的泄漏点。
经过反复探测,发现漏点在一条小路上。
“我们可以做到精准定位泄漏点,保证开挖面积在1~2平方米内,尽量减少影响。
”何铭杰表示。
考虑到白天是用气高峰,抢险队员先搭建好雨棚,并做好现场监控,等到夜间再进行施工维保。
为降低对居民生活影响,抢险队在作业前都会张贴告示,告知居民停气影响范围和时间。

到了晚上10点30左右,副队长林贵豪安排队员先切断燃气,再将路面挖开,挖到1米多深,燃气管线便露出来了。
“我们查看后,发现燃气管道有一个牙签大小的孔。
”随即,电焊工进行焊接补漏,冷却10分钟,再刷上一层防腐材料。
晚上11点30分,抢险队员打开燃气阀,附近居民恢复了供气。

守护居民用气安全(抢险燃气泄漏广州日报抢修)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凌晨2点,大雨还未停歇,队员们终于完成了路面修复。
经过连续几个小时的抢修作业,泄漏燃气管道修复工作完毕。
“像这样的冒着风雨深夜抢险,是我们抢险队的工作日常。
”林贵豪说。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刘春林 通讯员:吴林蔚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赵小满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