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LED灯因其亮度高、绿色环保、节能长寿等优势备受人们青睐,渐渐成为新一代照明市场的主角。
不管是在工作环境中,还是家居装饰中,我们都能看到LED灯的身影。
虽然冬雪侵入上虞,但寒冷并未带走企业生产的热度。
1月28日下午,走进位于曹娥街道蒿坝村的上虞龙腾电子元件厂,几位工人正在忙着操控各台机器设备,一粒粒LED灯珠在灯光下熠熠生辉,一派繁忙的景象。
机器换人,提高生产效率
“原来只能靠手工来完成,现在已经全靠自动化机器来完成了。
”王文龙一边带参观生产车间一边介绍说,“别看现在只有几个工人在进行数控操作,要知道,在原先没有机器的时候,全都是用手工做出来的。
”王文龙满是感慨。
现年50岁的王文龙,曾当过兵,跑过供销,当过白领,做过服装生意,甚至还承包过商场。
多年的摸爬滚打,为他开办LED灯串生产企业打下了社会基础。
2001年,LED产业刚刚兴起,王文龙嗅到了其中的商机,雇佣了3名小工,在自家办起了家庭作坊。
“当时一天下来,最多只能生产3万个灯串。
”王文龙回忆说,因为成品率及生产效率等问题,他们生产的灯串供不应求,为此,机器换人势在必行。
2006年,王文龙从深圳引进了3套生产设备,实现半自动化生产。
尽管生产效率较原先翻番,但依然不能满足市场供需,很多急单不得不推掉。
2010年,王文龙投入200余万元再次进行技改。
对于机器换人改造,王文龙用了既简单又不简单来形容。
简单是因为这替代人工的机器全部集中在一个小小的工作台上。
很难想象,就是这么一个不足5平方米的工作台,能够替代工人完成原先需要手工完成的20多道工序。
这套自动化设备又是如何把灯串生产出来的?“通过一个振动盘,有效地把灯壳按照规定好的顺序,平送入打胶工具当中,根据灯壳的形状和重心,通过一个巧妙的机械转换装置有效地送入到平送层,这就是自动化的妙处。
”王文龙笑着告诉,由于自动化机器的一致性,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一天下来,至少可以生产上百万个灯串。
追根溯源,提升产品质量
“随着LED的广泛应用,其用途不同,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各不相同。
”在王文龙的办公室,他指着各色正在调试中的灯串向介绍说,灯珠颜色分好多种,如红、黄、绿、蓝、白和七彩等等,由灯珠组成的灯串,又分为常亮、闪烁变化、波浪形变化、渐明渐暗变化等变化形式,而且形状各异,被广泛应用于城市亮化等工程。
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如今的LED市场已进入成熟阶段,如何提升企业竞争力,勇立市场潮头?“只有从产品特色、营销战略、服务和技术水平等多方面提升,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独占鳌头。
”王文龙说,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他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把关,尽可能减少次品率,从源头上提升产品质量。
平日里,王文龙一得闲就往深圳、厦门、台州等地跑,找市场、灵市面、拓客源。
有时候接到老客户的加急单,为了保证供货,他不惜亏本从兄弟企业调货,也要保质保量满足客户需求,做到旺季不提价,立求质量取胜,信誉立足。
“我们通过包装、营销活动和产品售后等途径实现差异化竞争,目的就是让客户感受到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优于其他同类厂商。
”王文龙说,他们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专注专业”的企业经营战略,专心做好产品,稳扎稳打走好企业前进的坚实脚步,用过硬的产品和生产技术为客户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产品。
王文龙深谙,在经济新常态下,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企业要想争取更多竞争优势,守住客户和市场,就要想办法在产业链的上游博得一席之地。
“企业也只有从低端向高端转型,以质量取胜,才能在国内市场上有竞争力。
”王文龙说,伴随着城市亮化等工程的不断推进,他们也将以此为契机,生产更多绿色环保、富有新意的LED灯串,为城市建设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