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有一座国保文物扁鹊庙,其实也经历过艰难的人们不知道珍惜的阶段,但终于挺了过来,因此为邢台人民留下了一座可观可想可感可研的文物宝库,其价值不言而喻,下面就来介绍一下邢台内丘扁鹊庙的起死回生经历。
内丘扁鹊庙扁鹊庙,又名鹊山庙、神应鹊王庙,《顺德府志》记载:“鹊山庙者,祀扁鹊也。”庙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神头村西的群山环抱之中,背靠鹊山-太子岩),面临九龙河,河上建有回生桥(又称九龙桥)。桥南“九龙桥石柏”,另一块巨石上刻有“药石”二字。当地传说扁鹊死后,他的九个弟子十分悲痛,在此共同守墓,时久弟子化为柏树。
过桥登石阶有山门,一侧建有碑楼,碑楼始建于元代,石碑是元代至元五年(1268)所立《国朝重修鹊山神应王庙碑》,俗称“透灵碑”。由元代翰林学士王鄂撰文,太保、常山王刘秉忠书丹。碑文记述了中华医药学的兴起,扁鹊的生平及重修扁鹊庙的情况,这也是国内唯一保存至今的刘秉忠书法碑。

庙殿布局合理严谨,庙院内古柏参天,有扁鹊殿、后土殷、玉皇殿、三霄殿、百子殿、药王庙、戏楼、三清阁等。扁鹊殿是庙群的主体建筑之一,为祭祀扁鹊的处所。殿高12米,占地面积426平方米,建筑庄严气势恢宏,至今保持着元代建筑风格。院内还有一勺神浆泉、扁鹊墓等。
扁鹊庙保留有宋代到清代带年款石碑三十多通,重要的有《国朝重修鹊山神应王庙碑》、《重修鹊山神应王庙记》、《重修鹊山神庙功德碑记》、《祭文碑》、《重修鹊山神应王碑记》、《重修神应王侯庙记》、《重修鹊山神应王庙记》、《鹊山鼎建九龙桥》、《重修百子碑记》、《内丘县重修鹊山神应王记》、《重修鹊山庙碑记》《重修鹊山后土诸殿碑记》、《重修桥楼碑记》等等。
近代坎坷经历1946年,内丘神头村学校领导人将扁鹊庙群中的献殿拆掉,用其盖神头村高小。
1954年,扁鹊庙院内道士院北楼被拆毁,改成了讲室。
1954年,扁鹊庙群中的火神庙被拆。
1956年,扁鹊庙群中的纺花洞、老君洞自榻。
1956年,神头村高小开办中学班,扩建教室,拆掉了扁鹊庙山门。
1960年,神头中学迁往柳林,因搞校舍建设,将扁鹊庙群中的抱厦殿拆掉。
1960年,神头中学拆毁扁鹊庙群中的玉皇皋,用其盖了三间伙房。
1963年,特大洪水,冲倒了扁鹊庙群中的龙王庙,冲塌了回生桥。
1965年,四清运动中,拆毁了扁鹊庙群中的睡佛庙。
1966年,红卫兵破四旧,拆毁了扁鹊庙群中的碑楼、桥楼。
1970年,神头村人将扁鹊庙院内的戏楼拆掉,用其盖了小学。
1975年,拆毁了扁鹊庙群中的寝宫殿、玉皇殿,用其盖了10间学生宿舍,7间厕所。
1982年,扁鹊庙被列为河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卫生部到内丘扁鹊庙拍摄了《中国医学史》电影片。
1984年,成立扁鹊庙文物保护组织,是年开始群众性庙会集资,恢复庙区建设。
1985年,扁鹊庙群的后土大殿失火,仅剩木构件的残骸和残墙断壁。
1986年,完成扁鹊庙后土殿的修缮修复工程。
1986年-1987年,利用群众的庙会集资,对扁鹊庙的百子殿和药王庙进行了修缮。
1987年,完成了扁鹊庙前殿、文王百子殿、药王庙等的彩绘工作。
1987年,内丘县申请了国家文物局拨款维修扁鹊庙。
1988年,完成了药王庙的修缮和彩绘。
1990年,重新修缮扁鹊庙山门西侧庙区前院配殿牛王庙。
1991年,内丘县对省级重点文物单位扁鹊庙划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1993年,内丘县文化局贷款20万元,分三年用于扁鹊庙的修缮修复工程。
1993年8月,扁鹊庙后土总司殿动工复建。
1994年,内丘县人民政府发出《关于扁鹊庙会期间严禁设卡收费的紧急通知》。
1994年,内丘县人民政府向省文物局申请拨款修复、开发鹊山,并向省政府申请拨款修建从和庄乡政府通往扁鹊庙群的油漆公路。同年省文物局拨给内丘县文保所维修扁鹊庙专款5万元。
1995年,扁鹊庙区后土大殿在原址上修复重建工程竣工,彩绘及塑像完善。同年9月,神头中学从扁鹊庙区搬迁出去。
1996年,省保单位扁鹊庙,因年久失修,残损严重,面目全非,经省文物局审批,准予落架重修。
1996年8月,将神头小学从扁鹊庙区搬出,并修复扁鹊庙区周围仿古围墙。
1997年,扁鹊庙主体建筑扁鹊殿大修工程竣工,该工程遵循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的原则,能用的原构件全部用上。
1998年,重修后土大殿西侧庙后院配殿佛爷殿。
1999年,重建扁鹊庙山门建筑工程竣工,同年回生桥工程竣工。仿古围墙及玉皇殿开始修建。
2006年,扁鹊庙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扁鹊庙会被列入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扁鹊庙被评为国家AAA级风景区
2011年,扁鹊庙被评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
2014年,扁鹊庙景区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后记:
扁鹊庙之被拆毁遭劫,实属当时的人民及政府部门对其珍贵价值的认识不足造成,我们也看到扁鹊庙之所以能够起死回生,同样有赖于广大百姓群众以及各级文物管理部门和政府部门的努力,扁鹊医药文化是邢台地方历史文化中的精彩篇章,在感谢各方面努力的同时,也不禁令人感叹,具有起死回生医术的神医扁鹊莫非在冥冥中也对自己的庙宇进行了起死回生的手术乎?!
其实同样类似经历的还有邢台的开元寺、文庙、天宁寺、火神庙等文物,但是邢台地区的那些牌坊群、塔坟群等珍贵文物却是再也不可能起死回生了,殊为遗憾,文物不仅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遗产,也是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之根、城市精神之寄托,所以“保护文物、人人有责”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个庄严而又神圣的义务和使命。
我们的习主席非常重视文物保护,他曾说: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邢台失去的不可再追,只有努力做好现在遗存文物的保护吧,另外“历史和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邢台的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个人在此也建议加速进行吧。
内丘扁鹊庙旧影
解放初拍摄的内丘扁鹊庙桥楼
元代平章政事不忽木为扁鹊庙题写的诗碣(一勺神浆。。。)
邢台内丘扁鹊庙今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