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言在高考成绩出来后,没犹豫两天,就决定在复读一年。其实对他来说,第一次高考刚结束的时候,已经预感到成绩不会太好,所以当看到自己的成绩时,杨光言没有太多的犹豫,没有犹豫是针对选择复读这件事,但是同样需要犹豫的是,如何计划未来这一年的学习时间,而自己又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成绩。
在复读这一年时间里,杨光言在最后的3次模拟考中都排在了年级前十,最终以687分的好成绩考上了清华,比第一次高考的成绩足足高出了40分。杨光言作为进步最为明显的学生,最终被选中作为学生代表发表感言,杨光言认为,自己主要是由2点学习总结经验。
1、不为了多学而延长学习时间
杨光言在正式复读开始之前,就已经定好了,每天只按照学习计划来完成学习任务,严格遵循“多学少补”的政策,也就是说,一天计划的学习任务全都完成了,但是学习时间却还剩下不少,那么可以利用剩下的时间用来补习其他内容,但是如果这一天的学习任务刚刚好占满了学习时间,不必为了额外多学一点而延长学习时间。

杨光言给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表是早5晚11点,每天留出6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所以每天到了11点的时候,无论有什么问题,都要先休息,再去解决问题,因为在杨光言看来,学会合理规划时间,只有保证自己的休息时间,才能为第二天的学习做好铺垫。
2、学习完成结果一一列举
杨光言认为,学习是需要一定的满足感的,这部分可能来自于平时的成绩进步,另一部分也可以来自于每完成一个学习任务,自我心理的满足。在每完成一个学习任务之后,杨光言都会在原来的计划表上做好批示,然后代表一个学习任务的圆满完成,而看看一个个的学习结果,在杨光言看来是对自己努力的最大激励,也是自己能够在繁忙的学习压力中,不断进步的关键因素。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太原教育部3个“严禁”一出,家长一片叫好,部分老师表示不认同
初一到高三,6年稳居年级第一,坦言保持成绩,有2个学习原则